第126部分 (第1/4页)

骆志远闻言愕然沉默了下去。

市长劳力当真是慧眼如炬啊,他一眼就看穿了骆志远打的算盘,因此,直接就封堵住了骆志远运作的空间。骆志远是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利用土地置换资金开发一个小楼盘,作为康桥置业承建商贸城项目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项目,同样还是“借鸡生蛋”。

“小骆同志,常市长让我转告你,劳市长的指示必须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你们千万不要在背后搞小动作,明白吗?”钱学力声音凝重地又追加了一句。

骆志远长出了一口气,苦笑道:“钱秘书长,其实呢,我们准备在商贸城外围开发一个小楼盘,无非是考虑到节省建设成本,同时也能作为商贸城项目主体的配套和完善,既然市领导不同意,那么我们就单独立项,单独运作吧。”

钱学力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小骆啊,市里已经同意你们开发楼盘,只是资金需要自筹,你是一个聪明人,想必知道该怎么做,我就不多说了。好了,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商贸城项目在十月中旬之前要开工建设,你们要按期动工。”

骆志远哦了一声,在电话里答应下来。

第248章 突变!

挂了电话,骆志远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看。

其实,土地置换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骆志远要想对市长劳力的指示阳奉阴违、暗箱操作,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但是,骆志远做事有原则有底线,暗箱操作能回避则回避。

而且,他凭直觉,觉得这位市长大人很不一般,他既然专门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事儿”提出来强调,日后肯定要加以关注。一旦让劳力发现康桥暗箱操作,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没有一个领导会容许背后的小动作,无视他的个人权威。

所以,骆志远不想冒这种风险。

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康桥置业公司要么就放弃开发小楼盘的计划,要么争取银行贷款。而下一步,精细化工项目的上马肯定需要大量融资,骆志远不愿意在这种小项目上浪费融资渠道。

怎么办?

骆志远皱眉思量着,心里有些烦躁。

就在这时,林美娟敲门走了进来。

骆志远抬头望着她,淡淡道:“美娟,去跟建行的人谈得如何了?”

“骆总,周行长很爽快。周行长说了,建行愿意跟我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具体到精细化工这个项目本身,建行愿意提供贷款。不过,周行长私下里跟我说了一个事儿,让我回来跟你汇报一声。”林美娟笑道。

骆志远随口哦了一声,“什么事儿?”

“周行长想要赶末班车,趁房改还没有完成,最后搞几栋福利分房,给建行的职工办点好事。她想到了我们的康桥置业公司,她提出,能不能由我们帮建行代建三栋楼,资金方面可以商量。”林美娟的话音一落,骆志远就兴奋地一拍桌案,大声道:“此言当真?”

林美娟不知道骆志远的反应何以这么大,就狐疑地点头:“是啊,骆总,周行长亲自说的,当然不会有假。”

当真是久旱逢甘霖、想什么就来什么!骆志远哈哈大笑起来,“美娟,好,太好了!你马上给周行长回电话不,你再跑一趟,跟周行长敲定这件事,跟她说,我们正准备在商贸城项目的外围开发一个小楼盘,其中可以给建行专门留出三栋楼!”

林美娟从市建行跟周敏谈完代建建行职工福利房的事情回来,路过电动车公司,突然发现一群人拥堵住了电动车公司的大门,吵吵嚷嚷,人声鼎沸。

林美娟吃了一惊,赶紧让司机停车靠在路边,她自己下车围了过去。

电动车公司的副总易纲带着公司的几个工作人员,正满头大汗地跟几个人解释着什么,一辆明显是经过碰撞的电动车横在一边,一幅担架上,一个中年妇女挂着吊瓶,闭着眼睛躺在那里。两个20出头的女孩在担架两旁照顾着,而另外两个男青年则冲着易纲等人大吵大嚷,神情激愤。

林美娟皱眉旁观了一会,弄清楚了一个大概状况。

原来,躺在担架上的中年妇女,名叫张雪梅,是市农机局的一个刚内部退养离岗的女干部,她骑着刚买不久的康桥电动车走在路上,突然就失去控制摔倒在地,晕厥过去,被路人及时送到了医院。

于是乎,张雪梅的儿子、女儿和一干亲戚朋友就抬着她,推着那辆电动车来堵了电动车的大门,声称康桥电动车质量不过关,要求公司承担张雪梅的全部医疗费并赔偿各项损失一万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