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1/4页)

领导干部依次就坐,坐在正中的是一个头发乌亮目光炯炯有神的一个中年男子,端坐其上,虽默然不语却也气象万千。而旁边则是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有点学者气质的五十七八岁的男子,看他面前的桌签,应该就是中…央党校的李副校长。

中…央党校的常务副校长是正部级领导,普通的副校长则是副部级。而由此来看,坐在正中的那个男子,身份显然非同小可。

前面有学员小声议论说,那是中组部的马副部长,位高权重,是京城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骆志远心头一动,惊讶之余就倍感凝重。按说,一次青干班培训,不要说中组部的领导无需出席,就连中…央党校的校级领导也没有必要露面,有个厅级层面的教研部主任出面主持典礼就足矣。由此可见,这次集训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而同理,作为本次集训的学员,这无疑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政治上镀金的轮训。

接下来,李副校长主持会议,马副部长作开训讲话。讲话无非是围绕当前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改革开放、三农问题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等几个热门话题,提了提要求和希望,大概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结束了。

领导讲完话还有一个环节,那就是学员代表发言。其实就是形式上的表态,类似于运动会上运动员发言的程序。

代表全体学员发言的是来自中直机关的一个女干部,留着一头短发,个子中等,不胖不瘦,显得精明干练,骆志远没有看清她的长相,但却记下了她的名字:姜珊。

姜珊操着一口纯正的京片子,一听就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学员讲话完毕,开训典礼就宣告结束。然后就是给学员划分宿舍和教室,报道第一天,没有安排课程,让学员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和住宿上课场所。

两人一间宿舍,不管你住不住,都安排有宿舍。

跟骆志远一间屋的是谢刚,隔壁则是梁宁。至于张雪丽这些为数不多的女学员,则安排在了宿舍楼的顶层,后来骆志远才知道,跟张雪丽一个屋的正是姜珊。

骆志远没有打谱在学校住宿,所以也就是去宿舍转了一圈,就出门去教室看了看,大概也就到了中午吃饭的点。因为下午是自由活动,骆志远就离开了学校。

谢婉婷这次亲自开车来接上了他,两人去找家馆子吃了午饭,骆志远陪着谢婉婷逛了逛街,就去了谢家。

两人本打算窝在谢婉婷卧房里卿卿我我过二人世界,不成想,谢老一句话就将他打发出去,要求他去姜家给姜大成继续针灸。

姜大成的病基本痊愈,出院休养了。但既然谢老提出来,骆志远无奈之下,也只得让谢婉婷陪着去姜家走一遭。好在姜家离谢家也不远,来回一趟耽搁不了多长时间。

与谢家和骆家不同,姜家所居的是一幢前苏联建筑风格四层小洋楼,环境非常清幽,谢婉婷介绍说这是当年苏联专家工作生活的地方。

姜家院中有一个三四米见方的小花坛,还有一个小水池,池中隐有几尾红鲤鱼来回摇曳。

骆志远和谢婉婷跟着姜家的工作人员进了姜家大院,又推开了一楼的客厅正厅,定了定神,进去。

一楼空寂无声,女工作人员礼貌地让骆志远和谢婉婷先去沙发坐着,倒上水,这才去请姜家的人。

让骆志远惊讶的是,从楼上下来的似乎就是上午党校集训开训典礼上代表所有学员进行发言的女学员姜珊,当时因为距离较远没有看清她的长相,但大概的轮廓还是印象深刻的。

“婉婷!”姜珊跟谢婉婷是熟人,看到谢婉婷就笑着招呼起来。

谢婉婷起身来也笑道:“姗姗姐,你今天不上班嘛。”

姜珊笑着过来拉住谢婉婷的手:“今天我在党校培训,下午没事,就回家了。哦,这位就是……”

姜珊深深打量着骆志远,非常客气却又有些暧昧地说:“婉婷啊,这就是你传说中的未婚夫骆志远喽?”

谢婉婷俏脸一红,点了点头:“姗姗姐,他就是骆志远了,今天来给姜爷爷针灸。”

骆志远微笑相对,心里却是啼笑皆非:自己何时成了“传说中的人物”了?

姜珊笑着让座,然后就跟骆志远两人攀谈起来。不要说骆志远是她爷爷的救命恩人,此刻又是为给姜大成针灸看病而来,就是没有上述这一层,单凭骆志远的骆家孙辈和谢家孙女婿的双重高贵身份,姜珊也不敢怠慢。

听说骆志远也是来中央党校集训,姜珊有些意外,当然态度上就更热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