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 (第1/4页)

“骆书记,行,既然领导有思路,那我们就按照骆书记的指示去贯彻落实。”魏艳秋还想再劝几句,却被黄坤一个眼色给止住了。

骆志远微笑点头,“黄书记,这可不是什么指示,指示我个人的建议。党委的日常工作,还是由你们两位来抓,我只是提建议,提建议,呵呵!”

魏艳秋笑着再次插话:“党委的工作,还是得骆书记拍板!我们只是在骆书记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骆志远笑了,他不想再跟这两位进行你来我往的互相吹捧了,太没有意思,很无聊的。

他直接就岔开了话题去:“黄书记,有这么个事,需要跟你们两位通通气。”

“县委朱书记找我谈话,就镇长的人选,询问我们镇党委的意见。”骆志远望着魏艳秋和黄坤笑着挥挥手:“朱书记让我们以镇党委的名义向县委进行民主推荐,不知你们有什么看法?”

黄坤和魏艳秋相视一眼,迟疑着问道:“骆书记,县委这是……”

“呵呵,两位别太多想,可能县委考虑干部人选比较慎重,想要听听我们基层党委的看法,这没有什么,我们结合实际向上推荐就是了。”骆志远径自道。

黄坤哦了一声:“骆书记,是不是在高欣庆同志和唐根水同志之间进行推荐?”

“嗯,县委是这个意思,目前,县委常委会已经将高欣庆和唐根水两位同志列入大名单,正在进行综合考察。”

魏艳秋苦笑了一声:“按说呢,两位同志都不错,都够了提拔的标准。两个人都有优势,也都有缺点,很难说谁更胜一筹。”

黄坤笑着也道:“是啊,骆书记,还是你拿主意吧,反正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也很难做决定。”

骆志远眉梢一挑:“我个人倾向于高欣庆同志多一些。毕竟欣庆同志在镇里工作时间比较长,熟悉情况,又一直抓政府工作,轻车熟路容易上手。根水同志也不错,但个人认为他来镇里时间还是比较短,需要一段时间的融合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

黄坤心道果然如此,他就料到骆志远会推荐高欣庆。高欣庆、赵寒这些人是骆志远的绝对心腹,这是镇里谁都明白的事儿。

“行,我们也赞同推荐高欣庆同志担任镇长。”黄坤立即开口表态。

魏艳秋也有些欢喜地点头附和。她跟高欣庆本就私交很好,高欣庆能上位,她是乐于见到的。

“行,那咱们就初步这么定了。黄书记,你再找其他几位党委成员征求一下意见,尽快形成一个正式文件,上报县委。”骆志远将这事砸给了黄坤,黄坤是副书记,由黄坤来出面运作此事,比他自己出面更合适。

黄坤心里苦笑,直到自己接了一个烫手山芋,却也不敢不应下来。

推荐高欣庆无疑就要得罪唐根水,这是难以回避的问题。不过,这是骆志远这个一把手的意见,想必唐根水就是要怪也怪不到他黄坤的身上。一念及此,黄坤这才心平气和起来。

况且,镇党委推荐不代表就是高欣庆一定能上位,真正决定的权力还是县委。

黄坤离开了骆志远的办公室,就去找另外两个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计为民和宣传委员胡涛,谈民主推荐镇长的事。高欣庆和唐根水也是党委委员,但显然事关两人的岗位,要回避了。

魏艳秋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则一个电话打给了高欣庆报喜。

高欣庆打完针正在家里卧床休息,突然接到魏艳秋的电话,也有点高兴。她高兴的不是自己被镇党委向上推荐,而是骆志远的态度。骆志远能在如此微妙的局势下坚定不移地支持她,她心里欣慰之极,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和跟错人。

她这两天身体不好,留在家里养病没有上班,本是一种巧合。但在外界看来,她不是在为镇长的岗位私下活动,就是故意装病闹情绪。

不仅外人这么看,她的父亲高庄实也如此认为。

事实上,高庄实这两天心情非常愤怒。

他曾是安北市市委书记,自问对安北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市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直接留在了安北市,对安北的感情可想而知。

他本来认为,自己的女儿不依靠家里,坚持留在一个乡镇上工作,凭借自己献身基层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打拼,这已经算是干部子女中的佼佼者。而高欣庆在鹏程镇干了三年的副镇长,无论是资历、政绩还是能力以及各项条件都达到了提拔的标准,这一次镇长岗位空缺,倘若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一个新来没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