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部分 (第1/4页)

何县临接过点上,深吸了一口,才皱眉道:“我估摸着应该差不多了吧?就算是没有结果,骆志远也该跟我们通通气了。要不然,我给他打个电话问问?”

唐雪松迟疑了一下,还是摇摇头道:“算了,再等一会看看。这事啊,也不能催得太急,否则啊,恐怕会引起小骆同志的抵触情绪。而事实上,小骆同志前期已经有些心浮气躁了。”

何县临笑了笑,心里却在撇了撇嘴,心说是你心浮气躁还是骆志远心浮气躁啊?人家小骆倒是镇定自若,只是我们两个沉不住气,因为担心市领导怪罪下来,承受不了这个压力啊。

但何县临显然不能跟唐雪松说这茬,就主动岔开话题道:“老唐,领导那边有什么指示?”

“劳市长去民兴县调研去了,李市长在市里主持一个会议,暂时还没有接到领导的最新指示。不过,我倒是听到一个小道消息,从市委那边传过来的,据说跟那位有关。”唐雪松的声音放低了几分。

他说的“那位”是指市委书记邓宁临。

何县临讶然,凝望着唐雪松:“难道是邓书记真的要走了?”

何县临其实是明知故问。他表面上是市长劳力提拔的干部,实际上却是市委书记邓宁临安排布置下的眼线,这一点,除了安知儒和骆志远之外,整个安北市无人知晓。

倒不是说何县临是墙头倒、两面派,只是他如今所处的位置,不是他个人所能决定的。这是邓宁临对于未来安北市的某种深层次布局,作为领导手中掌控的棋子,他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服从。好在这种安排,对他没有任何孬处,只有政治上的利益,他也乐得享受其成。

实事求是地讲,在当前的安北市,像何县临这种“类型”的干部,绝不止他一人,当然也不会很多,三五人而已,都占据了要害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宁临的政治手腕和城府之深,其实是劳力所不能比的。

邓宁临早在自己在位的中后期,就开始着手培养日后的暗棋。他不是想要跟劳力争什么权,而是担心自己离任之后,劳力会将自己在位时的一些重大决策推倒重来,避免人走政息。

说到底,还是一番公心,为了自己决策的连续性。

第536章 省委叶书记

市委书记邓宁临即将调任高升,去省里任职,最起码是一个副省长或者普通的副省级干部,而最好或许还能进省委常委。这在安北市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公开的消息。

邓宁临本人也没有否认这一点。而邓宁临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其实主要还是围绕他的离任做最后的铺垫。市政府这边,市长劳力也做好了接班的充分准备。

市委市府机关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唐雪松扫了何县临一眼,笑了笑:“老何,邓书记要走,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你不会跟我装糊涂说不知道吧?”

何县临笑了:“知道是知道,但什么时候走,谁知道呢。再说了,只要任命一天不下来,就还存在变数,是不是这样?”

唐雪松沉默下来。何县临说得也很有道理,他颇有同感,官场之上风云变幻莫测,只要没有形成既定事实,一切都还有可能发生变化。这样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而类似的插曲,其实也曾经发生在唐雪松的身上。

唐雪松在升任市政府秘书长兼市府办主任之前,在某县任副县长。县长高升,当时,组织部已经找他谈过话,市里有关领导也有过承诺,他即将出任县长。但就在他信心满怀准备接班的时候,市委的任命文件眼看都要出了,却临了发生重大变化:他被调整调到市府机关任秘书长,而出任该县县长的则是另外一名排名比他靠后的副县长。

换言之,谁都明白,他被人给“拱”了。虽然顺位接班是常理,但突破常理的事在官场上比比皆是,根本不稀罕。

而市府秘书长的岗位与县长虽是同等次的岗位,但就绝对权力而言,还是前者略逊色一些的。这倒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只有当过县长才有可能当上县委书记,而市府秘书长出任县委书记的先例不是没有,但极少。

而这还是他在市里的背景不算小,调整到市府秘书长的岗位上,也算是某种心照不宣的补偿了。

如果换成了没有背景的人,被调整也就被调整了,顶多被搁置到一个没有实权的正县级岗位上,直至退休都再无向上的机会。

唐雪松在到任市府秘书长之后,一度消沉。后来,市长劳力下来,他瞄准机会千方百计向劳力靠拢,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