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 (第1/4页)

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宁临对安知儒的安排,也算是煞费苦心了,不枉安知儒这几年跟在他身边兢兢业业、做牛做马、任劳任怨。

安知儒陪着邓宁临有说有笑地走进招待所的大堂,突然一眼望见了儿子安国庆,很意外。

“爸爸邓书记!”安国庆匆忙走过来,赶紧向邓宁临恭敬打招呼。

邓宁临也觉得奇怪,就扫了安国庆一眼,向安国庆略微点头微笑,就擦肩而过。

安知儒皱了皱眉头,走过去沉声道:“国庆,你来干嘛?”

“爸,志远出事了……”安国庆伏在安知儒的耳边小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后面涉及副市长李学仁的深层次背景如实说了一遍,安知儒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

“爸,您看这事怎么办?”

安知儒皱紧眉头,一把抓住安国庆的胳膊,压低声音:“你确定是李学仁?小子,这可不能瞎猜,没有真凭实据,不能乱说!”

“爸爸,我哪敢乱说啊。我早已打听清楚了,就是李学仁的侄子李亮,这两年,李学仁的弟弟和侄子可没少打着他的旗号明目张胆胡作非为,要依我说,早该……”

安国庆还待要说下去,却被安知儒生生打断,斥责道:“闭嘴!这不是你说的话,不要说是你,就是我,也不能乱讲话!……如果是李学仁的侄子,那问题还真有点麻烦。”

“李学仁的侄子又咋了?难道我们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志远吃亏?李学仁的侄子就能逍遥法外了?”安国庆不太服气地嘟囔起来。

安知儒轻叹一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别激动,我会慢慢想办法。”

骆志远遇到问题,他不可能不管,抛开私交不说,骆志远也是邓宁临器重的年轻干部。

但问题是后面站着一个正当红的副市长李学仁,他感觉很棘手。如果是往昔,他倒也不至于这么忌惮一个副市长,但此刻,邓宁临即将调离,失去了邓书记这棵大树,很多事就不好办了。

比如说要在以前,他可以直接给市局的主要领导打电话,市局领导看在邓宁临的面子上,就办了。哪怕是李学仁在背后,也办了。李学仁知道,也不敢拿他如何。

可现在就不能这么办。当前正走红的李学仁,不是他能得罪的毕竟,他日后还要留在安北长期工作,得罪了一个有可能成为常务副市长的高层领导,岂能有好日子过?

“爸,该怎么办?”安国庆想了想又道:“霍尔金娜和安娜去找市里领导交涉了,希望她们那边能尽快有一个结果!”

“霍尔金娜去交涉了?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安知儒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知道市长劳力对眼前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只要霍尔金娜出面,劳力必然亲自过问插手,而只要劳力肯过问,骆志远基本就无碍了。

至于李学仁的事情,则可以往后放。

安知儒沉吟了一下:“你赶紧回去,跟霍尔金娜和安娜保持联系,我和邓书记今天就会赶回去!”

说完,安知儒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转身向招待所的楼上走去。

有些话他没法跟儿子细说,说了安国庆也理解不了。

其实就是安国庆不来,他和邓宁临也准备今天回去,因为会议开完,省委书记找谈话也结束了,邓宁临没有任何理由再留在省城。而接下来,他还要奉命稳定安北市的局面,一直到他成功离任,去省委赴任。

省委常委级领导,这大概是安北市建国以来所出过的最高层次的领导干部了。有了邓宁临在省委坐镇,日后安北市也能在省里争取到一定的话语权和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宁临纵然离开,对安知儒而言也是一把保护伞。

而这正是让市长劳力感到最恼火、最无奈的地方。邓宁临安排的人,调整的干部,他万万不敢下手太深,不敢动的人还是不敢动,譬如说安知儒。因为一旦动邓宁临走之前安插的人,就相当于是往省委常委、秘书长的脸上扇耳光,向邓宁临宣战。

安知儒上了楼,犹豫了一会,还是没有敲门进邓宁临的房间。他觉得这事一时间很难启齿,不跟邓宁临说不合适,但说了他心里头有一种预感,邓宁临一定会趁机拿这事大做文章,这实际上是对他日后在安北市的工作大为不利的。

安知儒走进自己的房间,左右为难,如坐针毡。

不多时,邓宁临突然敲门。安知儒去开门,见竟然是邓宁临主动登门,赶紧恭谨笑道:“邓书记,您来了。”

邓宁临笑了笑,走进来,径自坐在客房的沙发上,貌似随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