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 (第1/4页)

张胜国向侄女张美玲使了一个眼色。

张美玲赶紧笑着插话道:“骆董,我们飞宇公司能跟康桥这样的大企业合作,真是求之不得啊!”

骆志远望着张美玲似笑非笑:“张总,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基本定下吧。我们负责项目建设的启动资金,先期投入一个亿,后期的运作包装,打开市场,统统交给我们。凯利公司负责土地和畜牧业资源的储备投入,以及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至于你们飞宇公司,融资和协调地方关系这方面没有问题吧?”

张美玲满口答应下来:“没有问题。我们和多家银行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跟地方关系的协调,今天有郑书记在这,我们其实还是捡了个便宜呢。郑书记,以后我们协调不了的事,可就要多麻烦领导操心了。”

张美玲这个女人不简单,她不仅当场将郑元宁的势借了,还不着痕迹地拍了郑元宁的马屁,同时暗暗抛出了一根橄榄枝:“等项目建成投产,市里党政机关上同志们喝奶的问题,我们全包了!”

张美玲之所以这样含蓄地说,大概也只有郑元宁和张胜国能听明白她的真实意思。

郑元宁果然心情愉快地微笑着点点头:“小张,你可是要说话算话,我可告诉你,不能放空炮,等日后机关上的同志们喝不到放心奶,我可要唯你是问!”

张胜国也赶紧帮腔:“我看这样也不错,人多力量大,有你们三家企业参与,我看不光是机关上的同志们,全市人民喝奶的问题也解决了嘛,哈哈哈!”

众人畅怀大笑,宴会上的气氛顿时变得非常融洽。

骆志远笑吟吟地望着张美玲,不禁暗暗点头。张美玲这种女人,在基层也算是一号人物了,她虽然依仗叔叔张胜国的势力干点空手套白狼的事儿,但也不能说她一无是处。有这么一个女人参与进来,协调各方关系,对项目建设也是一件好事。

所谓阎王好斗小鬼难缠,郑元宁这些市里的大佬不可能天天盯着这么一个项目,真正为项目保驾护航的还是张美玲这种在星城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人。

虽然为此康桥集团要让渡些许利益出来,但有失才有得,现在的付出就是未来长期的获益,这笔账,骆志远还是算得清的。同时,这也是一个顺水推舟的结果。

当初排斥张美玲是因为他对这个项目本身的态度是可有可无,既然现在有意要达成合作,那么既然张美玲是张胜国的侄女,在星城具有相应的能量,给她一杯羹吃,也无所谓了。

这点小利益,就是毛毛雨,骆志远根本看不到眼里去。

接下来,宴会上就敲定了合作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第一:组建星城康桥乳业有限公司,由三方合作。康桥集团占注册总股本的50%,凯利公司占35%,飞宇公司占15%。

第二:乳业公司董事会有5名成员,康桥集团3名,凯利公司1名,飞宇公司1名。康桥集团指派乳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人选,凯利公司派驻一名常务副总经理和一名财务经理,飞宇公司派出一名副总经理。

第三: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在一个月内,康桥集团的资金投入,凯利公司的实物和土地资源投入,公司启动注册程序,项目开始走立项手续。

由此,康桥集团牢牢控制了新组建成立的乳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一旦到位,这家企业虽然在星城,但实际上还是康桥的。

不过,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对于凯利公司和飞宇公司,康桥集团必须要给予一定的利益让渡,否则,人家也会失去合作的兴趣。

酒宴结束以后,骆志远跟唐晓岚通了通电话。

对于骆志远突然要进军全国乳业市场并要雄心勃勃打造华夏乳业第一品牌的理想,唐晓岚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支持骆志远的想法。

在目前全国的乳业市场上,其实还没有真正出现全国性的大品牌,具有全局性的号召力。西北一向是全国畜牧业的大后方,如果康桥能利用好天然的资源优势,辅以强有力的市场营销和资本运作,康桥乳业的招牌畅享全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由薛萍兼任乳业公司的董事长。薛萍兼任,这意味着两人对乳业公司的定位很高,希望值也很大。

总经理人选,唐晓岚则推荐了集团总部的一名中层干部,安北康桥分公司的经理谷涛。

谷涛对骆志远来说其实也勉强算是熟人,是当初他跟唐晓岚创业时期的老员工,原先是安北一毛供销科的职工。后来康桥集团发展迅猛壮大,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