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部分 (第1/4页)

万慕白看着秦昊,此刻,他发现自己又看不穿秦昊在想什么了!

看着满屋子狼藉和歪七扭八的人,万慕白叫来了服务员,问被打的这些人,他们有没有事,确定都只是轻伤后,就付了费离开了……

离开了全聚德之后,秦昊问道:“慕白公子,那些人都是替你出气的,现在落得个这般下场,你就拍拍屁股走人不管了么?”

万慕白听得出秦昊言语之中的讥讽之意,苦笑着:“秦兄弟,你就别挖苦我了,我可没让他们这样,都是他们自作主张,我拦还拦不住呢!”

秦昊没再说什么,他带着柳生美子和万慕白,到了一个大排档,在全聚德那样的地方,吃的实在是不爽!柳生美子也没怎么吃,到现在还饿着呢!

至于万慕白,刚刚也光顾着“看戏”和头疼了,吃东西?倒也没吃太多。

秦昊到了这家大排档后,露天支着一个大顶篷,很有气氛啊!秦昊要了好多串串和啤酒,秦昊先问了万慕白住在什么地方,万慕白愣了一下,不知道秦昊什么意思。

秦昊哈哈哈大笑起来:“因为如果一会儿你喝的烂醉如泥,我可以帮你叫出租车,送你回去啊!”

呃……万慕白苦笑着,这家伙,居然要把自己灌醉!呵呵呵……难道是“报复”?

秦昊要的东西上来了,柳生美子看着颜色挺深的烤肉串,问了句:“这东西能吃么?怎么看着黑乎乎的,卫生不卫生啊?”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哈哈哈……你这千金大小姐……还有慕白公子,你这大少爷,估计都没来过这样的地方吃饭吧?”

柳生美子绝对没来过,至于万慕白,摇摇头:“见过,这里总是这么多人,但是来……却没来过!呵呵呵……人这么多,这么受欢迎,恐怕也有它自己的道理啊!”

“说的没错!哈哈哈……等你们吃了,就知道这里的好了!”秦昊已经抓起两个串,开始吃起来了……这货刚刚就吃了那么多,现在居然还有战斗力,不得不说,吃货中的战斗机啊!

吃了一会儿后,三个人都吃出了感觉,柳生美子也不顾及什么淑女不淑女了,呜嗷喊叫着,至于万慕白,也喝的脸微红,秦昊战斗力极强,几瓶酒下去,一泡尿后什么感觉都没有,就和没喝过一样……

“这里可真好!不用顾及这,不用顾及那的……真好啊!”柳生美子拿着酒瓶子,呜呜的乱叫唤着,那样子,真像是个疯丫头……

“秦昊,这里真好,以后我还想来……这!这是什么地方来着?”

秦昊笑了:“这里是大排档啊!呵呵呵……”

“大排档?”柳生美子摇晃着小脑袋:“是什么?”

“呵呵……大排档在中国大中小城市皆可见,与当地的繁荣发达或者贫穷落后全无关系。有中国人的地方,自然就有大排档。所谓大排档,多半是聚成堆的小吃摊,一溜排开去。每一个摊点在最显眼的地方竖着火光熊熊的锅灶,旁边的长条桌上,调料,菜肴,一次性碗筷依次摆放,餐桌在搭起的简易塑料棚里,朝向大街,点菜、吃饭一目了然。”秦昊边吃边说着,给小丫头做解释……

大排档,原称“大牌档”,将固定摊位的大号牌照裱装悬挂,因而得名。该经营方式始于二战后香港,当时百废待兴,开始有人在街边设置路边摊出售熟食,其中大牌档的面积较一般小贩大,有数张可摺叠的桌椅,摊档是一个巨型包箱,晚上休息时用木板、铁皮捆起,放在路边,所以也可以放纳更多设备,提供跟餐馆相类似的食物。50年代起,政府发出“固定摊位小贩牌照”规管,相比别的路边摊,大牌档的牌照是一张大纸,需要裱装起来,挂在当眼位置,因而称为“大牌(大牌照)档”。在粤语中,“档”类似“店”和“摊”的意思。

早年香港华人集中在中上环、湾仔一带,也是大牌档的发祥地。然而,在1980年代香港进行市区重建时,不少大牌档的小贩牌照被收回,部分因此而结业,也有部分迁入店铺,例如原址湾仔克街的再兴烧腊饭店、中环广源西街的镛记以至九记牛腩,均起自大牌档,今天成为香港著名食府。

在粤语中,“牌”与“排”同音,不少人误以为大排档是解作“一大排人食饭”的意思,因而误写成大排档。在东南亚一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闽粤移民为主的地区,并没有大牌档的名称,当地称为小贩中心。

1004【可怕的遭遇……】

1004【可怕的遭遇……】

“唉!还是吃着大排档,有感觉啊!”秦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