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这是大老爷落魄时接济过他的恩人,现在反而落魄了,来信向大老爷婉转借钱。

“这样的好处可不好沾手,竟是个热山芋……这个人以后要远着些,说话也不要太不客气,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这是来信□裸地向大老爷献媚的阿谀小官。

“就说好意心领,并提醒一下,三年考勤期将满了,有什么看中的缺,千万不要客气。直说就是了,江南一地的官吏升迁,愚兄还是可以做主的。”

这是大老爷的嫡系门人。

七娘子就分门别类,写了短笺别在来信上,传出去由师爷们凭着短笺上的意思挥洒成文,再拿回来,或是盖私章,或是盖总督府的小印,或是只有大老爷的字号落款……

一天倒有半天都是在忙这些事。

不过,七娘子倒也觉得新鲜。

从前只知道杨家的门第高,往来的亲戚不多。

其实现在才晓得,只是那些个阿谀奉承的人又哪里会少,只是资格不够的,连杨家的二门都进不了。更不要说被她们这些小女儿知道。

朝中、民间的百态,似乎也就随着这一封封来信,流进了七娘子的脑海中。

社会于她,不再是一个遥远的世界,这一封封来信就是个窗口,让七娘子看到了窗外的景色。

虽然在大老爷跟前处处都要小心,七娘子却也甘之若饴。

大老爷也很满意七娘子。

对大太太夸了几次,“小七行事细心,倒是比那些师爷们都少纰漏,自从有了她打下手,小书房就没那么忙乱了。”

大太太就看着七娘子笑,“不想小七倒是有这方面的长处。”

说起来,女儿家的长处,无非就是德言容功,琴棋书画八个字。

杨家的几个女儿,不是书法漂亮,就是有一手好女红,唯独七娘子,书法也不过得了秀丽二字,女红更是平平,管家更是还没有开始学起,也不晓得缜密不缜密。

不想却在文书处理上有长才。

只是以她的身份,将来若是嫁到了官宦之家,夫君自然有师爷陪伴,七娘子的这身好本事,多半还是要束之高阁。

大太太私底下就吩咐七娘子,“有和秦家、许家来往的信,就留点心,看看说了什么。”

七娘子颇有几分迟疑,却还是答应了下来。

大太太先是讶异,过了一会,才想明白。

心里一下就暖暖的。

七娘子怕是以为两夫妻又起隔阂,自己的意思,是让七娘子为她探听前院的动静……

就笑着解释,“其实是你许家表哥和五姐的亲事!你父亲一向不怎么喜欢凤佳这孩子,哪怕是亲眼见过了,明知是个极出色的后辈,对这门亲事也不大热心。我是怕他私底下又回了什么不好的话,搞得这么大好的亲事被耽搁了……”

七娘子这才松了口气。

就对大太太展开了笑靥,“娘就放心吧,小七知道怎么做的。”

这才出了堂屋,往大老爷住的小书房走去。

半道上就正好撞到九哥。

“七姐!”九哥披了玄狐大氅,越发显得唇红齿白,直是个玉一样的翩翩少年郎。

他就踱到七娘子身边,又举手量了量七娘子和自己的高度差别。

“我已经比七姐高一个头啦。”

一边说,一边就笑了开来,大有自得之意。

七娘子也不禁抿唇,“就算比我高,也还是我弟弟,你有什么好得意的?”

自从九哥失学在家,反而越发刻苦,没日没夜的在及第居里读书,两姐弟倒是很少有机会说私话儿。

五娘子和七娘子联袂去了几次及第居,探问许凤佳和九哥的对话,这小子也都绷住了不肯说。

不过言谈里,已经是表哥表哥的,叫得相当亲热。

俨然是一副冰释前嫌的样子。

如今正好遇到,互相问了问,倒是都要到小书房侍奉大老爷。

冲寒馆的建筑分布得较为零散,小书房就没有和堂屋寝室在一块,而是独立在山坳梅海里,是一进三间的小小敞轩。

两姐弟索性就并肩绕到了山丘上漫步过去。

七娘子一道走,一道抚弄枝头的白梅,脸上就现出了丝丝缕缕的思绪。

不禁就问九哥,“你看着表哥的右手,行动还灵活吗?”

许凤佳之前几次到访杨家,都只是在外院逗留片刻,只有九哥出去相见过,不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