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立夏肩头一颤,“姑娘!封公子现在也未必把凸绣法看在眼里……您也犯不着——”

七娘子露出了一个苦涩的微笑。

“立夏,我也难啊。”

话里的沧桑与心酸,让立夏也不禁动容。

“凸绣法能成就纤秀坊一年十多万两银子的花红,封家表哥怎么能不心动,就算少了黄绣娘的乱针绣,盈利折半,一年也有大几万两银子。好,你知道我知道,纤秀坊能做到如今这个地步,离不开父亲母亲多年来累积的人脉,但封家表哥却未必如此想。”七娘子眉宇深沉,“他总是要试一试,才能甘心的。这本来就是封家的技艺,就算封姑娘学回去后秘不宣人,只在儿女间传递——那也是对祖上的念想。”

她顿了顿,半坐起身,望着立夏,这个她可以绝对信任、亦仆亦友的大丫环,低声吐露出了最核心的原因,“再说,有求于人,没有一份厚礼,我又哪里开得了口……”

“姑娘的意思是——”立夏挑起了眉毛,难得地露出了不解。“不愿让封公子白做了太子嫔这个人情?”

七娘子深吸了一口气,咬着唇又沉思了片刻,才决然地一点头。“不,对不起六姐也要对不起一次了!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机会都送上门了,我绝不能错过!太子嫔谁做都好——我却是不会当的!”

立夏一下就怔住了。

半天才小心翼翼地问,“姑娘……太子嫔,这是多大的荣耀……”

七娘子却已经懒得和立夏多说什么。

自从许凤佳下江南,多少事,再也轮不到她自己运筹帷幄,只能顺势而动,推拒着他人对自己的想望与需求。

未来好似笼罩在重重迷雾中,她只能不断地违心行事,固然时机未到,也只能暂且安于被动,但线圈握在别人手上的感觉,实在是太差了!

不论这个人是许凤佳也好,大太太也罢,甚至于大老爷、封锦……都让她浑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

我命由我不由天,她的命运,终究是要自己做主才好!

“这封信,你来写。”她踱进西里间,亲自磨了一池墨,示意立夏在案前就座,“不要落款署名,就以我的口气,告诉封家表哥,宫中风云诡谲,我才貌有限,若以庶女出身贸然得承太子嫔之位,必定要战战兢兢、机关算尽才能站稳脚跟。在杨家这十多年来,已经是费尽心思,有油尽灯枯之感,若是入宫,恐怕殚精竭虑之余,更是天年不永,请表哥助我,将我从选秀名单中黜落,就算是他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她顿了顿,又皱起眉自语,“不,不要提报答,恐怕封家表哥未必愿意看到这两个字,改成提携也——语意恐怕还要再润色一下……”

立夏这些年跟在七娘子身边,也颇识得几千个字,手底下的字虽然称不上秀丽,但也算平直,七娘子一边说,她一边已经在往纸上落笔,却是四平八稳,不露一点激动。

这丫头现在是比她还要稳重了。

七娘子终于下了这个决心,激动得都有些头晕目眩,心潮翻涌间,已是猜度起了众人的心思与可能的反应,靠在立夏身边看着她写好了这一封信,才渐渐地平静下来,长出了一口气,握住立夏的手轻声道,“桂家的二少爷,虽然与我不过是一面之缘,但他们桂家家风方正,这一代没有庶子,几个姨娘,听说也都不成气候,虽然西北的日子苦了点,但当地民风淳朴爽朗,不比我们江南阴测测软绵绵的,叫人生厌——等我过了门,给你找一门好亲事,让你做管家娘子,我们主仆二人好好的在西北把日子过起来,岂不是比去当那个劳什子的太子嫔要好得多?”

立夏已是彻底地安稳了下来。

“姑娘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她反过来安慰七娘子,“您犯不着解释——只要您定了主意,刀山火海,我都跟着您去,再不会有二话的!”

七娘子望着这眉目清秀的少女,半天才微微一笑。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刀山火海,我也都会把你带在身边!”

#

虽然今日不用到朱赢台上课,但到了向晚时分,七娘子还是换了衣裳,进正院给大太太请安。

才掀帘子进了堂屋,要开声招呼,就见得立冬急匆匆地掀帘子从东翼出来,对七娘子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七娘子才要询问,就听见了东次间里大太太的声音。

“老爷就算不为我们秦家着想,也要为几个儿女的脸面想想,这事要是传到京城,二娘子还有什么脸面在亲戚跟前走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