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他的光头出现会留下蛛丝马迹。

“不!”张小刀喊着。

法义和尚却已经摘掉了斗笠,露出了锃亮的光头……。

大碗茶摊位中为数不多的十几人看清了这光头,然后没有张小刀预想中的情绪,继续喝茶。

小姑娘拍着巴掌,似乎看到光头很是高兴。

老奶奶却问道:“为什么不?”

张小刀还没开口,法义和尚便道:“呃,忘记了,我们惹了**烦。”

对于这种后知后觉,张小刀有一种自刎一谢天下的冲动,而这时老奶奶似乎听力不是太好,道:“既然是熟人,一起坐。”

小姑娘立刻捧场道:“一起坐,一起坐。”

张小刀与吴大雄很是无奈,却还是端起大碗茶与老中少三位女子坐在了一起,但张小刀却毅然决然的将斗笠又扣在了法义小和尚的脑袋上。

“惹了什么麻烦?”这时面露慈祥的老奶奶才和蔼可亲的问着。

张小刀为了堵住法义小和尚的嘴,立刻道:“小事,小事。”

老奶奶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却将目光锁定在了张小刀斜跨的长刀上。

长刀并未露出漆黑的刀鞘,被各色的布条裹起,但她的目光似乎却可以穿破布条。

“落雪?”

吴大雄与张小刀抬起头,有些愕然。

能一眼认出这刀的人,在天下间很少,但老奶奶似乎根本不用去看,只是目光锁定便能感觉到那熟悉感,所以一口道破了长刀的名字。

“奶奶,您?”

“黄贞凤和我很熟。”老奶奶极为淡然的说着。

张小刀和吴大雄却不得不郑重道了声:“前辈。”

二姑娘笑了笑,看着法义小和尚道:“闻名天下的法义小和尚,与今日边军红人张小刀怎么会走到一起?”

张小刀再次愕然,他从不知自己的名字会被其他人知晓。

可实际上,在陛下钦点进京面圣后,他的名字早已经传遍了盛唐上层人士的耳中,并且牢牢记下。

老奶奶能认出落雪刀,二姑娘可以叫出他的名字。

这种感觉谈不上有多美妙,但的确可以满足每个人内心都会存在的虚荣心。

只是,张小刀还是好奇的道:“奶奶认识我师傅?”

老奶奶脸上露出笑容,轻声道:“何止是认识,当年老娘差点就没嫁给那断臂老头儿。”

如此光明磊落的说出当年的情分。老奶奶应该是一个性情中人,不会在意旁枝末节。

可得到这一结论后,张小刀仍然觉得诡异,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二姑娘轻声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去灵隐县,然后返京。”

“哦?正好顺路。”

张小刀问道:“去灵隐县做什么?”

“吃。”小女孩率先回答,说完抹了抹自己的嘴角,似乎很馋嘴。

灵隐县是冰雪猎乡,但也从未见过不远万里去吃野味的。

张小刀暗自想着,莫非这两年灵隐县的商业有发展壮大了?

…………

…………

在张小刀喝着大碗茶与三位奔着野味而来的老中少三位女子讲述着灵隐县时,九阳城发生了一件事情。

有间酒馆,今日门厅冷落,据说清晨时掌柜连带小二全不带去了县衙,具体何时尚未可知。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有间酒馆的掌柜与小二本来并不害怕什么,但当看到数十名玄天馆的黑衣执事不由得有些发怵。

负责盘问的是九阳城玄天馆坐馆王姑娘。

王姑娘身着红色长袍,与黑衣执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容貌不俗,笑起来嘴角会出现两个酒窝,给人一种亲切感。

可她今天并没有笑,看着眼前肥硕的掌柜,枯瘦的小二,只是机械式的问着问题。

“记得节度使被刺杀的哪天吗?”

“记得,记得。”

“记得,你的店里来过什么客人吗?”

“大人,酒馆每天都有很多人,这我怎么记得。”

“那你记得有个光头吗?”

小二这时拍了下脑袋道:“这个我记得,当时酒馆人太多,就在外面摆的桌,有个光头在其中。”

“很好,他们是几个人?”

“三个。”

王姑娘簇了一下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