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大哥,这个你就放心吧。他沈修文又不是你,我黄立奎啥时候做过亏本的买卖。”黄立奎得意地笑着说道,接着又冷哼道:“带着一个愣头青似的排长,就想在我们一连站稳脚跟,他想的倒美。”

张正杰想到年初他刚来的时候,这个黄立奎对自己也不服气,变着法的跟自己做对。也幸亏张正杰从军多年,大风大浪都见过,身边又有一批一起投诚过来的原十九路军的弟兄们帮衬着,这才收服了黄立奎,确立了他在一连的地位。要说沈修文一没经验二没根基,想在一连站稳脚跟,张正杰倒也正想看看沈修文如何应付。

送走朱赤之后,沈修文在连部翻看着连里的花名册,尽快熟悉情况。程德安皱着眉头走进来,道:“文哥······”

未等程德安开口,沈修文眉头一皱打断道:“老毛病又犯了是不是?这里是军营,叫连长。”

程德安连忙改口道:“噢,连长。”

“什么事?你到自己排里去过没有?”沈修文一边翻着花名册,一边问道。

程德安显得忧心忡忡地说道:“连长,这个一连我瞅着情况有些不太对。刚才朱副团长在宣布任命的时候,我就发现张正杰和黄立奎这两小子就有些不服气。刚才我到排里去转了转,发现二排的兵一半是湖南兵,一半是从十九路军过来的。我还打听到张正杰带的一排,全是跟他一起从十九路过来的老部下,三排则都是湖南兵。如果这两个小子使坏的话,我怕这兵就不太带了。”

其实,程德安说的这个情况,沈修文也早就注意到了,他翻看花名册的目的就是想了解连里士兵的情况。当过两年义务兵的沈修文也很清楚,只要在军队,大到整个军队,小到一个班,都会存在山头、派系。沈修文当兵那会,老乡关系、城市兵和农村兵、老兵和新兵,都会拉帮结派。现代军队尚且如此,更何况这个时代的部队了。不过,沈修文也没怎么担心,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现代人,一个比这个时代所有的人多出领先将近八十年的见识,如果连在这个小小的一连都站不住脚跟,沈修文还不如那块老豆腐撞死算了。

这个星期上了三江推荐榜,想趁着这个机会冲一冲榜单,大家多给点推荐,老万多谢了。!~!

..

第三十四章 初领兵(二)

“好了,德安,什么也别说了,还是回排里尽快去熟悉情况吧。WWw、”说着,沈修文指了指花名册上的两个名字,道:“你们二排也不全都是湖南兵和广东兵嘛,你看这两个班长是民国十八年入伍的,一直就在咱们连,应该都是参加过淞沪抗战的老兵,回去后多找他们了解了解情况。我可是把二排交给你了,你要是带不好的话,那咱俩只有卷铺盖滚蛋的份。”

程德安刚刚也不过是到二排粗略的转了转,根本没了解这么细。不过,程德安这两年多的军校也没白上,知道班长在士兵中的重要性。一个排一共才三个班,如果那两个班长为自己所用的话,那又何惧带不好这个排呢?更何况程德安本身也不是个安分的主,如果没什么挑战,反而觉得没劲。看到沈修文一副淡定的样子,程德安顿时不再有什么顾虑了,连忙道:“连长,你就放心吧,我保证不出三天,我一定让二排那些兔崽子们规规矩矩的。”

其实,张正杰和黄立奎两个的一些情况,沈修文早就找连里的文书了解过。这个名叫马聪平的文书也是庙行防御战的幸存者。对沈修文这位曾在庙行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新任连长,表现出相当敬重。

沈修文了解到在一连黄立奎是湖南兵的头,一个和程德安比较类似的人物。而张正杰,从他从军十载,当过十九路军的连长,并且能够折服黄立奎来看,这个人虽然没有上过军校,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但绝对是个有能力的人。

上任的第一天,整整一个下午,沈修文没有去看部队的训练,也没有视察自己的这块地盘,而是静静地坐在连部,翻看着连里的花名册,部队统一下发的由德国顾问亲自制订的训练计划以及连里近期的一些工作安排。

晚饭时分,全连在饭堂门口集合,副连长张正杰亲自过来请新任连长沈修文向全连士兵训话。

看着面前整齐划一的队伍,沈修文的内心颇为感慨,想当年他也象眼前的这些士兵一样站在队伍中。而如今自己已然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尽管现在手下不过百十来号人,但还是让沈修文找到了几分首长的感觉。

沈修文的目光在队伍中扫视了一圈,敬了一个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