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其实周澜的提醒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拒绝日军的投降劝告书,明天这里肯定会成为日军飞机轰炸的目标。但是相比自己的安全,唐生智心里清楚,自己已经下达了死守的命令,必须要给全体将士做出表率。面不改色地说道:“我不能害怕小鬼子的轰炸,就搬出这栋屋子。不过,其他人真可以搬到铁道部地下室去办公。我和尤青、铁夫留在这里。

在坐的都是戎马半生的军人,个中利害心知肚明,见唐生智一副信誓旦旦的神情,周澜也不再奉劝,着手准备搬迁的同时,调了一个高射炮连布置在唐生智公馆的四周,以确保继续留在此处办公的三位司令长官的安全。

一天的停战,给中日双方的部队都得到了片刻喘息的机会。双方纷纷调兵遣将,弥补各自的薄弱环节。有了荣誉第一师在方山阵地的配合,七十四军对守住淳化镇信心大增,王耀武从退守江宁镇的一五一旅中拼凑出一个团,调往淳化,由副师长兼一五三旅旅长李天霞统一指挥。

八月十日下午一时,没有等到唐生智投降的松井石根下达了攻击命令,严令南京外围各部队必须在三天内攻下南京城。还在外围挣扎的第六师团对方山和淳化镇同时发起了进攻;第一一四师团也把所有主力全部投入到秣陵关的进攻中。已经突破川咒洋地的第九师团讲攻乌龙山要塞。第十六师团则对复及小为牵阵地紫金山发起进攻。

同时,日本海军航空兵木更津大队负责进攻部队的空中掩护。一时间淳化镇、方山、紫金山、乌龙山要塞外围阵地,在木更津大队的疯狂轰炸和俯冲扫射下,陷入一片火海。飞机炸,大炮轰,然后由战车开道,地面部队向上述阵地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但是英勇的中国守军依旧牢牢地守卫着阵地。第六师团甚至几次突破淳化镇的防线,双方展开残酷的白刃战,但几次突进淳化镇的日军都被一五三旅组织的敢死队给赶了出来。

就在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西面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片小小黑点,随着小黑点越来越接近,传来轰鸣的马达声。

“我们的飞机,是我们的飞机。”负责防守紫金山主阵地上的教导总队的官兵。率先看清楚了飞机上赫然画着青天白日的徽章。

原来随着南京战局的不断恶化,特别是日军飞机的轰炸给南京守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在唐生智的求援下,远在武汉的蒋介石派出在泓沪战场上表现不俗的空战英雄高志航的第四大队增援南京。

日军海军航空兵木更津大队和高志航的第四大队可是老对手了,在泓沪战场的上空木更津大队没少在第四大队的手下吃亏。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原先损失惨重的木更津大队这次驾驶的都是新近补充的最新型的九七式舰载攻击机。而第四大队随着《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也得到了苏联空军志愿飞行人员并肩作战的支援。中苏两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勇敢地迎击日机。涂着青天白日的战机和涂着月经旗的日机上下翻飞,打成一团。

在地面上听到空中传来的隆隆炮声和机载机枪的扫射声,但是却分不清到底是哪一方的射击声,只有看清拖着浓烟栽下来的飞机上的月经旗标志的时候,守城的官兵们才一齐欢呼起来。

但是,尽管中苏两国空中勇士奋勇冲杀,但是木更津大队的飞机不论是在性能上,还是数量上都占了压倒性的优势。 击落了七八架日军飞机后,第四大队终因油料和弹药不足,并且损失了五架自己的飞机后向合肥机场撤退。尽管此次空中支援对整个战局起到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空军的参战却给地面上的守军的士气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防守紫金山的教导总队像一道闸门,抵御着南京正面似潮水般涌来的敌人。教导总队凭借钢筋水泥的预设阵地。顽强地阻击敌人。第十六师团在阵地前遗尸遍野。

教导总队在泓沪前线的损失是最小的,依旧还有三万之众,且装备精良,战斗力并没有遭到太多的削弱。但是在抵御第十六师团疯狂的进攻中,伤亡还是很惨重。不过,总队长桂永清的命令非常明确,十六个字:“坚决抵抗,不得后退,如有闪失,提头来见。”

负责前沿指挥的哥总队长兼第一旅旅长周振强在这道死命令的压力下,急中生智,倚托有利的地形和工事,用少部兵力和敌人周旋,部队轮番休息,既减少了伤亡,又可以养精蓄锐。这招果然奏效 第十六师团损兵折将,但依然寸步难行。

面对教导总队的顽强阻击,第十六师团的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也是焦急万分。不断地在临时指挥部的帐篷内走来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