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二人这一交手,高下立判。别看周文年迈,却老当益壮堪比黄忠。一杆金枪舞得赫赫生风,无任何破绽,不愧为曾统领数十万大军的名帅。

战不十合,张灵不敌,返身便逃。周文一声令下,率领两万部属,掩杀而去。

周文在战场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这一追杀,似乎又回到了当初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之景,直追出十里。

周文身旁随从道:“将军休要再追,恐中敌军诱敌之计。”周文闻言,细看张灵一部,虽败却极有章法,看上去丢盔卸甲狼狈逃窜,可丝毫不乱,大旗指哪便跟到哪。周文心道,“果然是诱敌之计!幸好老夫识出未曾追远。”急传令鸣金收兵。

回到曹阳城下,周文唤道:“快打开城门!”

蓦地只听城上一阵大喝:“休走了老匹夫周文!”猛听一阵梆子作响,一排利箭如雨点般坠下。周文猝不及防,右臂中了一箭。张楚兵将,更是嗷嗷直叫,死伤无数。

再看城头,哪里还是自己人?满处尽是玄色大旗,站满玄衣玄甲的秦国兵将。一员小将立在城楼,头戴亮银盔,身穿鱼鳞宝甲,身材瘦小,脸上赫然烙了一道印记,正是在戏下之战斩杀张楚五十余员大将,周文兵闻之便心悸胆裂的煞星黥面英布。而昨日归来的部将公孙玄,便站在他身旁。

“原来是公孙玄出卖了自己!这厮已投降秦人。”周文心中恍然。

※※※

原来那公孙玄在戏下一役被俘,贪生怕死投降了章邯。

前日武成侯王离与章邯商议攻城之策,王离道:“周文久经战事,深通兵法。此番有备,恐不似前番取函谷关那么能轻易得手。不如以降卒纵归贼营,许以重赏,约为内应,再以诱敌之计,引周文离城,如此这般——曹阳可破,周文可擒。”章邯闻之赞道:“王将军果然是将门之后,智勇双全,实乃当世名将也。”遂纳王离之计。

待到周文追赶张灵之后,埋伏在城下的英布忽然现身,率一万秦军猛攻曹阳。公孙玄突然发难,杀死守门兵将,打开城门。英布一马当先,冲入城来。

那张楚兵早视英布为凶神恶煞,避之唯恐不及,纷纷逃窜。有那么几个不怕死的上前阻拦,便成了妙虚宫宫主英布剑下之鬼。英布轻轻松松,拿下了曹阳关。

※※※

周文见关隘被夺,无心恋战,绕城而走,直投渑池而去。

那渑池有周文部将把守,只有守军三千。周文刚刚坐定,即有秦使到来,投章邯之书。其意不外乎是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叫周文弃暗投明,归附秦廷。周文阅毕,怒而毁之,厉声道:“暴秦无道,早晚必亡。吾受陈王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虽兵败身捐,怎肯降贼!”令斩来使,以立军威。

章邯闻报勃然大怒,举大军将渑池团团围定,率军日夜猛攻。周文不顾臂上箭伤,在城头领军戮力坚守,只盼能等到陈胜援军到来,解救渑池。

周文年过花甲,以垂老之躯,每日在城楼巡视,困则席地而眠,终日不回府邸。如此坚守了十日,章邯竟拿渑池不下。

武成侯王离又献策道:“那周文兵卒散尽,已是穷途末路,将军逼他太紧,他必拼死相斗。不如网开一面,任其逃走,于半路劫杀,必有斩获。”章邯称善,便撤去北门围困,只留东,西,南三门。

周文接连坚守渑池十日,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兵力疲惫不堪,看看难以固守。士兵多有怨言,人心浮动,便萌生弃城之念,欲返回陈城整兵卷土重来。有探子来报,北城围兵俱已撤去。

那北城城外皆是山间小路,虽不达陈城,却直通荥阳。周文与部将商议,弃城去投假王吴广。

当夜,周文尽起城中守军,突出北门,直奔荥阳而去。

少不得章邯派兵伏击,一路劫杀,张楚军死伤惨重。周文戮力杀出重围,到黄河边上,手下不足百人相随。而秦军仍穷追不舍。望着黄河滚滚波涛,周文无处可逃。周文望空兴叹:“难道天要亡我周文?”

忽有一小舟缓缓划来,却是黄河边上一老渔夫。渔夫唤道:“周将军请速上船,我送将军过河。”周文望那小舟只载得数人,犹豫道:“我过了河,手下这帮人怎么办?”

部将皆道:“将军乃国中鼎柱,若能生还,当可整兵重来为我等报仇。休要管我们,自去便是。”

于是周文带了五人,洒泪登船,往对岸划去。船到河中,只见秦兵铺天盖地而来。岸上余下众人皆不受降,奋勇战死。望得老将泪眼婆娑,悸痛不已。

周文到了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