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1/4页)

虞芷雅诧道:“不会吧,那章邯对秦廷忠心耿耿,也会投降?”

韩淮楚笑道:“没有试过,哪能断言。只要用足功夫,就算是顽石也要他点头。”

※※※

项羽听了虞芷雅之计,勃然大怒,猛一拍案,说道:“章邯杀我叔叔,此仇不共戴天,岂能容他投降?早晚我要取他首级,为叔叔报仇雪恨。”

那范增却频频点头,慢悠悠道:“羽儿稍安勿燥,且听吾一言。章邯虽败,手中尚有二十万大军。如与他力拼,非数月不可下。与士卒伤亡,生民涂炭相比,羽儿你个人的恩仇实在算不得什么。长公主之计,老夫看是可行。”

虞芷雅也道:“纵然能胜章邯,彼时那刘邦早就进军关中灭了秦廷。上将军难道安心让他做那关中王——”

说到这里,她下面的话陡然刹住,粉面烧霞,羞不自抑。

范增哈哈一笑,说道:“孰优孰劣,羽儿且请三思,切莫轻言。”

项羽看了虞芷雅一眼,猛然点了一下头,说道:“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公主,就按公主之计。”

话一说完,只觉那一点头有千钧之重。

※※※

这一日,秦军大营外忽然来了魏国大将军周叔,口称奉鲁公之命,要邀请章大帅商谈和议。

章邯听守卫来报,十分惊讶,对众将道:“项羽手中有四十万兵马,可谓兵多将广,一意攻取关中,怎会与我军议和?”

董翳道:“不管是真是假,先让他进来看看再说。”

于是周叔入营。相见毕,章邯问道:“项羽为何要与我军议和?”周叔道:“鲁公久攻关中不下,现赤日炎炎已到夏季,士兵心生倦意,故而要与泾阳侯商谈和议。”

司马欣笑道:“莫非尔等贼党心散,各怀心思不肯并力而战?”周叔嘿嘿一笑,说道:“实不相瞒,咱们各路诸侯之所以兴兵不过是想平分关中富庶。今劳师动众已有数月,早就不想战了。奈何那项羽独断专行,不许众人离散。大家畏惧他,只有呆在这赵地不敢离去。”

章邯哦了一声,问道:“魏地去年收成如何?”周叔叹息一声,说道:“去年岁末,我大魏还未复国,刀兵四起,哪里谈得上收成?从老百姓裤腰带省出的粮食,都拿来赵地作了军粮,士庶过得实是苦不堪言。”

章邯哑然而笑,又问:“那项羽想如何商谈法,是本侯去往楚营,还是项羽来我秦营?”

周叔道:“自然都不是。双边各带军士百人,皆不许披甲带刃,明日午时于两营之间的武安君墓相会,商谈和议。”

武安君即是已故赵大将军李牧。赵王迁误听谗言,诱杀李牧全家。百姓怜之,收敛李牧尸体,葬在此间。

那武安君墓距离楚营有三十里,离秦营却只有二十里。若有变故,说起来秦军这一边还占了便宜。章邯仍然摇头,说道:“不行。那项羽能以一当百,本侯只带一百军士太少。”

周叔微微一笑,说道:“那么泾阳侯多带一百人便是。”

章邯乃道:“就烦周将军回去告诉项羽,说明日正午本侯准时到来。”周叔呵呵一笑,道声:“不见不散。”拱手离去。

周叔走后,众将问道:“大帅为何同意与项羽议和?”章邯笑道:“贼党缺粮矣,又各怀鬼胎,此正是却敌良机。本侯明日便假意同意休战议和,待各路贼军尽去,再突然攻击。那楚军无诸侯军援助,孤军一旅,定可大溃之。”众将连声称妙。

司马欣道:“须提防敌军使诈,要劫持大帅。”章邯道:“本侯对此已有虑及。明日先派出探子于那武安君墓周围埋伏,看项羽是否只带了百人。本侯带的两百人,以将佐乔装,可保无虞。”

李烈笑道:“何不明日擒了那项羽,贼军群龙无首,必然众心离散。可一战而尽全功。”章邯摇头道:“小不忍则乱大谋。那项羽勇武过人,两百将佐未必能擒住他。若惹恼了他,就坏了破敌大计。”李烈拜道:“大帅深谋远虑,末将不及。”

※※※

次日午前,秦军探子来报,项羽只带一百军士去往武安君墓,并未使诈。那章邯便即放心,带了两百战将乔装的军士,前去相会。

只见项羽据了一案,早已端坐等候,身边士卒皆穿便装,并未携有兵器。

章邯笑道:“鲁公来得好早。”项羽起身,说道:“泾阳侯果是信人,并未爽约,请坐。”

章邯便在项羽对面坐下。项羽又道:“给泾阳侯斟酒。”便有军士手提一盘,托着酒盅酒壶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