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1/4页)

刘邦面露喜色,连忙道:“卿家有何妙计,快请道来。”

陆贾便道:“大王可遣董翳司马欣二人赴废丘劝说章邯投降。若是事成则罢,若是游说不成,则怪其办事不利,降罪与彼,乘机解散二人兵马,削夺其藩地。”

“这借口也成?”刘邦听得瞠目结舌。

陆贾振声道:“为我汉国安危计,便当速作决断,不可效妇人之仁。当断不断,日后必受其害。”

刘邦还是犹豫道:“寡人在海内素有贤名,凡归附者从未失信与人。若今日为一栎阳而失信于董翳司马欣,恐日后天下英雄再无人来投。”

话刚说完,只听韩淮楚轻轻一笑,出言道:“大王爱惜令名,诚难可贵。陆师兄为国谋计,亦是无可厚非。董翳司马欣虽降,但与我汉国君臣貌合神离,亡秦降将无忠义之名,早晚会生异心,不可不除。待到大王出关东作天下之争,便有腹背之患。臣有一计,既可除掉董翳司马欣,又可让大王名誉不损分毫。”

刘邦喜道:“大将军又有何妙计?且请道来。”

韩淮楚清了清嗓子,缓缓道:“臣之计,便是令董翳司马欣二人率军攻打废丘。”

此言一出,陆贾望着韩淮楚直乐,心想你这小师弟手段居然比我还狠。

不说董翳司马欣与章邯的结义之情二人拉不下面子去攻打废丘,单说那废丘城也不是二人所能拿下。二人虽封了藩侯,到底是汉营一将。大将军下令调兵攻城,道理上不得不听。只是这么冒冒失失地攻打下来,他们手下为数不多的兵马都会成为炮灰。没有了兵马,二人都变成光杆司令。到那时候,除不除掉他们也没什么分别了。

刘邦闻言大喜,赞道:“你师兄弟虽目的相同,却手段各异。而大将军手段更见高明。好!就请大将军调董翳司马欣率部攻打废丘!”

※※※

这事既已敲定,刘邦见咸阳宫中难以驻跸,便要返回城外军营。

有阿谀宫人告曰:“大王何须回返军营。咸阳秦宫虽毁,但在骊山上始皇在世之时建有离宫并未焚毁。山间有温泉四季水温适宜,沐浴之后浑身舒泰。大王何不驻驾于骊山离宫?”

刘邦本就是个享受派,一听大悦,便道:“大将军征战辛苦,何不随寡人一同去骊山一行,泡一泡温泉?”

韩淮楚笑道:“为臣军中事务繁忙,还须回营料理。大王自去便是。”

于是刘邦领着美人戚懿,带着一行军士上山,到骊山温泉中鸳鸯戏水去了。

※※※

次日,刘邦下山而来,回到军营。韩淮楚笑问:“大王昨日沐浴温泉,滋味如何?”

刘邦赞道:“温汤浴身,美人作伴,简直是妙不可言。奈何戎马倥偬,只恨寡人不能久居于此。”韩淮楚点头道:“大王要作天下之争,自不能沉溺享乐而丧志。”

那刘邦忽道:“你说怪不怪,昨日寡人沐浴过后,与戚美人卧于离宫,却作了一个怪梦。”韩淮楚问道:“大王作何怪梦?”

刘邦道:“昨夜梦中有一老母腾云驾雾而来,向寡人索要骊山,说是要做她的道场。也不知这老母是何来头。”

韩淮楚心中一愣,“莫非是黎山老母?那黎山老母被仙界一个小道童菩提收走,怎会又在这里冒泡?”

他便问:“那老母何等相貌?”刘邦答道:“手挽藤杖,白发岩岩,飘然有出尘之态。”

韩淮楚心道是了,那黎山老母的法宝便是一根藤杖,听那神仙妹妹赵青云她曾用藤杖圈下一岭,从南越王赵佗手中索走做了她的道场。想不到这又讨要到刘邦头上来了。要是骊山成了她的道场,后世中的骊山老母与戏文中的黎山老母该当便是同一个神仙。

韩淮楚乃问:“大王可曾答应?”刘邦道:“一山一水,皆是将士们浴血苦战得来。寡人云不知她的来历,焉肯轻易予人?当下便拒绝了。”

好家伙,连上古尊仙的要求也敢拒绝!当真不知马王爷有几只眼。韩淮楚闻言咋舌不迭,又问:“那老母可曾动怒?”

刘邦回答得极其轻松,说道:“老母并未生气。她说与大将军乃是旧识,寡人见你之后问问便知她的来历,或许知道她的身份会改变主意。寡人正自奇怪,大将军何以与那老母乃是旧识呢。”

韩淮楚笑道:“那老母为臣确实知晓,乃是截教教主通天座下四大弟子之一,法力无边。大王何不许给骊山做她的道场,也好与仙家结下善缘。”

通天教主是什么身份,或许今天的人们不那么清楚。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