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 (第1/4页)

张良身后利苍大步走出,倒头便拜:“末将利苍拜见大将军。”韩淮楚连忙将利苍搀起,说道:“利将军快快请起。子房先生——良妹可是将军去彭城救回?”

此刻张良已换回她女儿家本色,先生不再是先生。韩淮楚再要说子房先生,岂不是掩耳盗铃。他便急忙改口。

利苍答道:“末将去了彭城,一直与珢姑娘联系不上。幸而月前珢姑娘偶尔听到大将军吩咐末将请人弹奏的那曲《虞美人》,终于现身,这才幸不辱使命。”

连良妹的真名都知道了,看来利苍对她的身世清清楚楚,也无须隐瞒什么了。

韩淮楚望了张良一眼,笑问道:“利将军,你看良妹可是责怪着韩某来迟?”

利苍呵呵一笑,解释道:“刚才珢姑娘与末将还在打赌,赌大将军听了这曲《广陵散》,会不会来。末将说《广陵散》乃世间名曲,大将军不一定会来。珢姑娘说大将军听了这曲,定知道她在此,一定会循声寻来。这次看来是珢姑娘赌胜了。”

原来良妹早就从彭城逃出。怪不得她能到达如此险峻的山顶,原来是利苍将她带将上来。韩淮楚一时恍然大悟。

“只是她既已归来,为何不立即现身重投汉王帐下?又为何不来见见她魂萦梦牵的情郎?而要独居空谷,避人不见?还要煞费苦心,以一曲琴音将小生引来相见?”

韩淮楚满腹狐疑,对张良道:“良妹,汉王等你殷殷,三军将士正渴望你归来,为何你不去见大家,而要独居于此?”

张良幽幽长叹一声,反问道:“信郎,你可知小妹当初辅佐汉王,为的是什么?”

这还要问吗?史书上言之凿凿都说张良与沛公一见如故,子房对沛公慧眼识英雄,就像那诸葛亮遇到刘皇叔一般,这才铁了心跟定他开创那大汉的四百年江山。

但现在听张良一问,貌似个中还有其他原因。

莫非还是为了她复兴韩国的愿望?或许是刘邦当初对她许了什么诺言,待坐了天下,要像周公旦那样分封诸侯,立韩成为王。

要是这样,良妹算是打错了算盘。那刘邦是何等人物?只看汉初立国之后,异姓诸侯王一个个被那刘邦铲除,小生如是,彭越如是,英布如是,无一人能得善终,就知道他是个卧榻之旁绝不容他人酣睡的主。

韩淮楚想到此,喟然叹道:“良妹,你可知姬周何所以亡国,只因分封诸侯不能制之,最终为诸侯取而代之。始皇帝嬴政目光如烛,看清这个弊端,故而集权力于中央朝廷。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良妹你冰雪聪明,为何还要沉迷于分藩封王的旧梦而不能醒来呢?”

张良闻言,呆呆地回味着韩淮楚说的几句话,良久不语。

琴音又起,张良边拂琴边吟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信郎,小妹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心中也是反对封藩。但遇到我故国复兴这等事,就乱了方寸。这就如同下棋,当局者迷。倒叫信郎见笑了。”

“当局者迷!”韩淮楚摇头叹息,随即插问上一句:“若是为兄被汉王裂土封王,良妹是赞成还是反对?”

张良俏眸嗔看韩淮楚一眼,嫣然一笑:“这还用问吗?你能裂土封王,小妹正是求之不得呢。”

韩淮楚哑然失笑。看来良妹在封藩这等大事上,理智终不能战胜感情。

他便问道:“只是如今韩王成已死,你韩国后继无人,如何能指望汉王帮你复立你韩国?”

张良还未回答,这一边利苍已替她答了:“大将军只知韩成已死,却不知韩国王室后裔还另有其人。珢姑娘打听得公子信现在正在我汉军营中。若汉王能灭郑昌夺下颍川,立公子信为王,韩国不就能够复兴么?”

原来如此,原来良妹心中打的是这个算盘。至始至终,她心中念念不忘的便是复兴她的故土家园。这又是何苦来哉!

韩淮楚又是嗟叹,又是怜惜。末了问道:“这等大事你何不亲自去求恳汉王?”

只听张良冷笑一声:“求人之事,小妹还不屑为之。要说相求,汉王求诸小妹的是逐鹿天下,岂是立区区一个韩王可比。”她话语一转,又娓娓说道:“信郎,今日小妹以一曲琴音将你引来,便是为此。请信郎将我之意向汉王转达。若汉王能立公子信为王,小妹便重归汉营,助你击败郑昌。若不应允,今生不见也罢。”

搞了半天良妹是要同刘邦谈价码。若想请回她这个军师,助他打天下创新朝,必须先同意她的条件。

只是那刘邦会仅仅因为她一人,就把颍川封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