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 (第1/4页)

那柏直捻着胡子琢磨来琢磨去,把胡子捻了老半天,琢磨出这么一句话来:“本帅料汉军必有书信送到,待看过信中所写,再作论处。”

待价而沽。老子有五万大军,看你韩信给个什么价钱再说。

众将一听心领神会,都安了心,点头称是。于是就地扎营,静等汉军书信到来。

这魏国的将佐们全是没用,君王被擒竟然一个也拿不出主见,只想到如何保全自己荣华富贵,还要翘翘盘子。

※※※

不一日,果有汉军使者送魏豹劝降书而来。

那柏直捻着胡子拿着那劝降书斟字酌句琢磨来琢磨去,把胡子捻了老半天,又琢磨出这么一句话来:“若本帅降汉,韩大将军将何以绶封?”

原来柏直看那劝降书,价码没开在上面,便有点不悦。

汉使连忙说道:“将军若能率众归降,当不失封侯之数也。只是大将军自为武侯,不得擅自封侯。日后奏请汉王,表将军之功,爵禄自可得也。”

汉国大将军的交椅只有那么一把,柏直有自知之明还不至于想抢韩淮楚的位置。他只不过想同汉军那些大将同列也封个侯爵罢了。听了汉使之言,心里便欢喜,满口答应道:“本帅这就同众将分说,请韩大将军静等柏某佳音。”

汉使去后,将柏直的话回报韩淮楚,韩淮楚便做好受降准备。

哪知这么一等,那柏直居然变卦了。

※※※

原来汉魏两国河东交兵,早已惊动了诸侯各国。汉国表面的敌国——楚国,潜在的敌国——赵国纷纷派出斥候潜入河东,密切注视着战场情势。

楚国的使者还在搞谈判,汉魏交战时压根没走,就留在河东。

说那西楚是汉国的敌国能够理解。赵国一直保持中立,怎会是汉国的潜在的敌国?却是那赵国右丞相广武君李左车远见卓识,知道刘邦一旦吞并河东得手,下一步就要拿他赵国开刀。故而派遣一使者偷偷潜入河东随机应变。

五万军马,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小数,尤其是当今天下纷争兵员奇缺之时,五万失掉老大的魏军无疑成了各国力争的一块香馍馍。

且说那汉使劝降柏直刚走,楚国使者就自作主张找上门来。

“大将军可是欲降汉乎?若是降汉,至多能封侯耳,何不引兵西向借道上党而归楚。项王早闻上将军之名,重将军之才。将军若来,当封疆裂土成一镇诸侯,可不强过归汉?”楚使说道。

“此话当真?”柏直将信将疑。

那柏直在萧县一战被项羽劫了营寨杀得找不到北,对这个手下败将还当他是个人才那真是见鬼。那楚国使者也是即兴发挥,指天画地道:“昔日章邯领二十万秦卒归降项王,项王为其兄弟封三秦之地。将军何须顾虑?”

那柏直还是心里没谱,心想要去投奔他项羽必须借道赵国的上党,那赵国虽然中立,又怎会借道与他?这使者所说听来虽好,施行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隔着一个上党楚国竟将爪子伸到了河东,爪子怎伸得这般长?凡搞颠覆破坏者,爪子都伸得长长,哪怕隔了一个太平洋。那楚国使者只为了削弱汉军实力,生恐汉军得了这五万兵马如虎添翼,故行颠覆破坏的伎俩,也不管这伎俩能不能成功,先灌一碗迷糊汤给柏直喝下再说。

那迷糊汤的药性还不是太重,柏直并没有被灌迷糊,只把那楚国使者推辞了事。

而楚使走后,赵国使者递来的橄榄枝,听起来就像那么回事。

“大将军有五万雄兵,何须卑躬屈膝向那跨夫投降?将军一时失算被那跨夫偷渡黄河而至魏王遭擒,必为那跨夫不屑一顾。广武君知将军之能,特派某来劝说将军归赵。只要将军能来,让将军坐镇上党封藩称王以阻汉兵。将军听某一言,货卖识家,天下诸侯又岂只一汉王乎?”

能封王当然比封侯好,何况降汉还要在趁自己一时失算奸计得逞的跨夫手下混,简直是自取屈辱。那柏直心里一合计,当即拍板:降赵不降魏。

于是柏直尽起石门山军马,向西投上党而来。

他柏直想去赵国为王,诸将中多想的是投降汉军。虽心不情愿,却被那柏直挟持,也只有跟从。一路上士兵纷纷逃亡,半日之间竟走散了二成。

※※※

去到那沁水,遥见对岸旌旗招展,早已在岸边立下阵势,铺天盖地竟有数万之众,插的尽是那汉军红旗。

柏直满腹狐疑,“这里哪来这多汉军?”

只听那对岸一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