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 (第1/4页)

就在这时,传来李吉告急,云西楚大军进入琅琊郡救齐。领军主帅,便是那西楚上将龙且!

“果然是龙且前来,史书上记载的一点不假!”韩淮楚听到这消息也不吃惊。

李吉的几千军马绝对挡不住楚军的战车,要对付那龙且也只有他这个韩大将军。于是命李吉从琅琊郡撤军。命灌婴领两万军马看住那田吸,自提四万军马去往高密会战龙且。

汉军不是有十万余众吗?扣去灌婴的两万,韩淮楚怎只带四万军马?

打仗不会不死人。汉军连续东征西讨已折损了一万,还有两万要镇守那现得的地盘。而收降的齐卒绝对是信不过甚至要加兵看守还不如不带。韩淮楚此时能拿出的本钱,也就是四万军马。

四万汉军VS齐楚联军二十五万,这绝对是一场艰苦卓著的战斗。虽然汉军主帅是百战百胜的韩大将军,但是敌众我寡,韩淮楚的处境又是那么如履薄冰。

※※※

且说龙且领军救齐,一路汉军不战自逃,轻轻松松就杀到高密城下。

那齐王田广急领众文武出城迎接,一路盛夸楚军威武将军神勇,云大司马此来,韩信小儿不足虑也。

那龙且是什么人?就是当年与项羽将田广老爹田荣杀得大败最后兵败自刎的刽子手。如今田广为了保全他齐王之位,连杀父仇人都要笑脸相迎。

入到城中,那田横便问龙且将何以御敌。龙且傲然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西楚二十万大军,而那跨夫麾下只有四万,怕他怎的?”

田横连连摇头,谏道:“汉军远道而来,必求速战,且会奋力相搏,其势锐不可当。而我军连遭败绩,士气低迷,多为新招之兵,不可与汉军争锋。若战斗起来必会临阵而逃,势必牵连贵军。不如将军高垒深沟,坚壁自守。同时我王派出忠信之士赴各处晓谕那些沦亡的城池,号召倒戈一击。汉军去国千里,陷于我齐国军民之中,既无援军有无给养,不出旬月,将军将不战自胜也。”

田横的思路绝对清晰。要是龙且按田横的建议去办,就不会饮恨潍水,那史上经典的一战就不会发生。

可龙且听了田横之言,看了一下齐军的状况,心中忽起了个小九九。

“不战而胜,龙某有何功劳可言?

击败韩信,我西楚也只得琅琊一郡。而齐军能战的主力都已被韩信收拾,那营中只是一帮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若是能迅速击溃汉军,再挥师击齐,项王久欲拿下的齐地就在我西楚囊中了。而深沟壁垒不与汉军决战,听任齐人招聚兵马,再想吞并他齐国就会像当年一样,一个字——难。我这番领大军东来,岂不是为他齐国白白做了嫁衣裳。

若是拿下整个齐国,我龙某就不仅仅只封一个琅琊王而要封为齐王了。”

“相国之言有理,本帅自当采纳。”龙且言不由衷应声道。

那田横便道:“本相这便只身潜入汉军身后,联络各处豪杰。我王之安危就交托给将军了。”

龙且当然是满口答应,心想你这老贼在此,说不定还有些麻烦。你一离开,正好对那无知的小儿田广下刀。

于是田横便乔装打扮回到济北。他这一去,便联络到逃亡薛郡暂避的部将冯兰等人。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就有探子来报,汉军主帅韩信领军四万杀往高密,于潍水西岸下寨。

龙且对田广笑道:“那厮只领四万军马前来,简直是不自量力。就等他过河而来,全歼汉狗。”

※※※

“汉狗”并不过河,而是像田横说的办法小心翼翼地扎建营栅,高筑壁垒,好像是要打一场持久战的样子。

而楚军这边只草草于高密城外下寨,连壁垒都不筑起。

这些迹象由斥候传入韩淮楚的耳中。韩淮楚立马做出判断:龙且急于求战。

“想必那龙且不是来救齐,而是来趁火打劫的吧。”韩淮楚心中冷笑。

趁火打劫,还要看这火是谁放的。韩淮楚点燃的战火,胜果岂能由你龙且来吞吃。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既然你龙且活得不耐烦,就让这潍水成为你葬身之地。”

已经考察好上游地形,审查天时明白的韩淮楚密令士兵每日在山中挖掘土砺,为这一战准备了一万个土袋。

老天真地站在汉军这一边。韩淮楚想要下雨,一场滂沱的大雨就要下将下来。而大雨的位置,偏偏就在那高密城上游四十公里之外。

一夜之间,在四十公里开外把那已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