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就摹刻出当初每位圣人的道迹。

一尊圣像就意味着一种儒道,孔子曰仁,孟子取义,荀子说礼,朱熹尚理,董仲舒倡导天心,王阳明谈人心,虽然都同属儒道,但是却自成一家,这也是他们能够成圣的凭据。

不然仅凭学习前人,不能够创新,是永远无法成圣的,天地间大道无数,但是一个大道一般只承认一名圣人,比如说孔子的仁,如果后人完全模仿孔子,即使再惊才绝艳也不可能成的了圣。

前人先贤,是用来超越而不是膜拜的,这是各家学说的真谛。

江凡完全沉浸其中,思绪如潮,手笔不停,丝毫没有感应到外界的变化,因为整片文卷的精气神都被江凡压制着,因此没有流露出任何异象。

百圣共鸣,犹如一个风暴,不但席卷了正儒家,就连其他百家,也纷纷前来观看,这次考核,不但是唯有儒家作文考试,其他各家的文部也是基本都是这个形式。

短短时间内,儒家文部考场外,就汇聚了千百万人,不过他们都是寂静无声,生怕担扰了正在作文的那些大儒,让好不容易堪破圣人之道被打断。

圣像震荡在持续,而众学子已经纷纷停笔,唯有江凡低头作文,这时候所有的眼光,纷纷投注到江凡身上,他们这个时候已经知道,那个引起百圣共鸣的学子就是江凡。

随着江凡最后落笔,一股庞大压抑的精气,猛然爆发,似乎心灵风暴,这一刻,所有人感觉自己的灵魂似乎都得到了一次洗礼。

所有人纷纷睁开天眼,刚好看到无量神光冲天而起,九彩神光,璀璨夺目,完全掩盖住午时的烈日,把整片天空都染成彩色。

无量神光,演化成一条条线条,然后组合成一个个古朴的文字,铺洒虚空,演化为一片文章,每一个字都大如山峰,光华大方,犹如一轮轮明月悬空,精气四溢。

随即仙音渺渺,道唱如雷,文字全部爆碎开来,化为一片光雨,凌空倾洒,所有人都感觉到心神一片宁静,心如赤子,似乎回归了天地本性,无为自然。

江凡退出圣禁,望着坐上的文卷,字字珠玑,虚影浮空:“这篇文章,可谓我全部感悟的精华浓缩,此生再难写出第二篇了!”

“江凡,你这篇文章融入里全部的精气神和感悟,已经进入法器的范围,价值无量。”炎在脑海中,由心赞道。

嗡嗡,这个时候,圣像猛然剧烈震荡,然后分别射入一道光华,进入江凡泥丸宫中,江凡身体一震,感觉到百道玄奥的气息萦绕着心间,轮回九世,加上前世今生,无数人和事全部回放,在百道玄奥气息加持下,无数的感悟涌上心头。

良久,江凡在退出感悟,同时也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本还想低调的,现在看来,是完全低调不起来了。”

江凡睁开眼睛,就看到一位老儒站在自己面前,面色激动,躬身拜道:“学生见过老师,能否容学生一观老师的文卷?”

说着满脸希冀,而其他人在全部哗然,不可思议的望着老儒。老儒姓董名睿,传闻乃是圣人董仲舒的后裔,春秋学宫内有名的大鸿儒,桃李满天下,即使晋国皇帝见了,也要礼让三分。

但是就这一个大鸿儒,竟然以学生之礼,拜见江凡,实在让人无法想象。

江凡自己也吓了一跳,忙闪过身子,避开董瑞的躬拜,同时忙躬身叫道:“老先生万万不可,后学末进,老先生可别折煞学生。”

第275章 成圣之谜

“年不分大小,达者为先,既然先生堪破圣人之道,学生自然要持之以师礼。”董瑞严肃说道。

“尊老之礼不可废,老先生再如此说,那学生只有一走了之了!”江凡无奈,只能假意威胁道。

“是啊,董老,我看就按这位小友所说吧!”其他考官纷纷劝道,虽然他们也佩服江凡,但是要是他们也以师之礼对待江凡,他们也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啊。

董瑞无法,只能答应下来,这么多人在场,在争论下去也终究不是个事:“还未请教小友名讳?老朽董瑞”

“学生江浮水,见过董老,见过各位先生!”

江凡拜道,江浮水,浮水为云,这是江凡改的名子,因为他原名江云,江凡这个名子自然不能拿出来用。

董瑞急不可耐的拿起江凡文卷,其他考官忙凑上前去观看,九人脸上激动,边看边不住的叫好,喜形于色,似乎比吃了什么神果还开心。

“好,好,好一个天道不足凭,吾言可为法,真是一语说尽道之真谛。”九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