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页)

和麻瓜的世界一样,巫师们的学校终究也是一个用来筛选人,而不是培养人的地方。

学校和社会,只会去发掘特定的一些天赋和特质。唯有适应学校的天赋和特质,才会获得培养,获得成长。

邓布利多是因为自己,才能成为邓布利多,学校没有能力培养邓布利多。伏地魔是因为他自己而成为伏地魔,学校没有能力培养伏地魔。

乔治索罗斯同样是因为他自己,而成为乔治索罗斯,学校同样没有能力培养乔治索罗斯。

他们是因为过早的成熟,坚定的目标与野心,以远超同龄人的心智,在学习中汲取养分,快速壮大成长。

乔治自不必说,他有着成年人的灵魂,限制他的并不是自己的心智和灵魂。而是他的身体,他所缺乏的知识和积累。

伏地魔同样是一位从小就洞悉了世界规则,野心勃勃的人物,他的心智远超同龄的学生。邓布利多也是如此。

那些不会迷茫的人,彷佛天生带有宿慧。他们野心勃勃,目标坚定,能够发现最重要的事物,并不顾一切的去追求那些事物,这最终让他们与其他人彻底区别开来。

(未完待续。)

第388章自我发掘

第388章自我发掘

与其说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不如说,学校是一个自我发掘的场所。

一个人本身的特质,本身的潜能决定了他的未来命运与成就。那些能够被学校发现,适合学校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才能在学校顺利成长,成为社会以后需要的成功人士。

如果用例子来说明的话,赫敏是最适合学校的那种学生。她的天赋在读书,背诵,课堂学习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11岁的时候,就能将所有的课本都背下来,她不仅不缺乏天赋,同样也不缺乏努力。这让她注定在学习方面,碾压其他人。

但如果脱离学校的环境呢?马尔福家族在魔法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每一代的马尔福更是坚定不移的坚信着力量代表一切。

在学校的时候,马尔福的成绩算不得好,他的成绩不仅远远不如赫敏,甚至连哈利和罗恩也追不上。但马尔福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懂得哪些人可以欺负,哪些人又不能招惹,他懂得追寻力量,懂得借助金钱和身份。

当真正走入社会,马尔福立刻就可以借助家庭的帮助,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他懂得运用规则,懂得服从强者,在学校之外,在现实之中。

马尔福会比赫敏更加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质。离开了学校的环境,马尔福反而能够更快的成长。

至于海格,更不必说。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却一点脑子也没有。这固然也和他的血统出生有关,但另一方面,他受到的错误的教育,这是造成他始终无法发掘出自己潜力的根本原因。

海格的优势从来不在于他的脑子,如果巫师世界像麻瓜世界一样,有着各种体育赛事。毫无疑问,海格的体型,他的力量,会带给他无与伦比的优势。作为体育明星,作为运动健将,这些才是海格最好的出路。

当然,巫师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多体育赛事,这条路被堵上了。但海格对神奇生物的狂热也是众所周知,他当然不能成为神奇生物的主管人员。但如果让他去驯养和照顾火龙,相信这是会让人皆大欢喜的结果。

最不济,即使海格只能留在霍格沃茨,作为一个饲养员,如果他能接受正确的引导。培养和驯化神奇生物,为魔法界输送有价值的神奇生物,这同样是有着光明前景的工作,获得几枚梅林勋章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很可惜,海格呆在了霍格沃茨五十多年,他还是一个没有人在意的边缘人。他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他没有给魔法界增添什么有用的神奇生物。

而现在,这样一个人,他正在神奇生物保护课,教导学生培养谁也不知道用处的炸尾螺。霍格沃茨没有让海格发掘出自己的价值,现在更让他去教导学生,这纯属胡闹。

去年的时候,他还在课堂上闹出了乱子,一头鹰头马身有翼兽因此被判处了死刑。

教育改变不了命运,唯有自我,才能改变命运。学校只能提供筛选,人的自我发掘,才能真正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真正让自己成才。

而现在,互助社要做的。不仅仅是单纯地让学生们相互补课,相互增加友谊。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在这种对知识的发掘中,实现对自我的发掘,对自身知识的归纳与融合。

藏在心里的知识,藏在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