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济的调节下不得不讲和.

过后张济请献帝驾幸弘农,献帝思忱着到了弘农离冀州袁绍就近了,便欣然从其言.

李傕、郭汜二人不甘心,结连往攻张济,张济为其所败,献帝得杨奉、董承二人相保仓惶逃拖.

却说杨彪使者携着密诏到了冀州,宣读献帝密诏.袁绍一边令人安置使者,一边和众文武商议诏书所言之事.

沮授道:"主公,昔日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困顿,主公若能发兵往迎以从众望,乃不世之略也!"

逢纪道:"主公不可,今赵信令赵云领兵四处劫掠我州郡,神出鬼没,难以防备,倘若主公引兵出冀州,恐怕赵信会趁虚而入,若是冀州有失,到时我等无家可归矣."

这几日袁绍也正为此事烦恼了,赵信领人东晃一枪,西晃一枪,搅得冀州和兖州交界郡县日夜不得安宁,可赵云踪迹实在难以掌握,袁绍也无法可想,只得令各处严加防备.

郭图适时道:"是啊,主公,况且北边公孙瓒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冀州的一举一动,如今兵力防备赵信和公孙瓒二人尚且不足,如何能起兵往长安迎驾!"

沮授虽然先前说的头头是道,这时也知道不能轻举妄动,可这机会实在难得,不能让袁绍就此放过,便想再说些什么,于是道:"主公,赵信新近与曹操大战一场,虽然取了兖州之地,可实力也必然受损,否则就不会令赵云袭扰我边界郡县,由此可知近期赵信是决不会对冀州有所动作.公孙瓒新近败于主公之手,元气未复,如何再敢引兵南下.主公只需令各要冲之地严加防备,必然无忧,主公正可趁此时前往迎驾."

袁绍一时犹豫不决,令众人退下,自己再细细思量.

使者待了两日,见袁绍迟迟没有动静,便来相催,袁绍一番推拖之辞将其打发.

袁绍正两难间,袁术自广宗来见.袁术早已知道密诏之事,私下对袁绍道:"如今汉室倾危,天下已非汉家之天下,难道只有姓刘的能作天子,姓袁的就不能作天子么,大哥如今坐拥三州之地,异日称王称帝也不是没有可能,何必弄个天子箍在自己头上!"

袁绍闻言怦然心动,表面上装作对汉室一脸忠心的道:"话不能这么说,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袁家四世三公,受汉家天子大恩,岂能行此忘恩负义之事,二弟不必多言."

袁术期期艾艾的退下,对袁绍说的话却半分也不相信.

次日,袁绍请来使者备言冀州之内忧外患,告知冀州实在无力出兵.使者在冀州待了数日,对实情多少有点了解,知袁绍无心奉帝入冀州,无奈之下只得离去.

自张济为李、郭二人所败后,献帝日夜不得安宁,时时刻刻担心李、郭二人大军赶至.杨奉、董承二人一面遣使与李、郭二人讲和,一面遣人往白波帅李乐处求救.那李乐乃是啸聚山林之贼,闻得天子赦罪赐官相召如何不来,于是尽起本部兵马前往迎驾.适逢李傕、郭汜二人引兵追上帝驾,李乐急往救驾,双方会于渭阳,奈何李、郭二人兵多,李乐兵败,奉驾逃往安邑.安邑地面狭小,难拒李、郭,董承、杨奉便商议奉驾还洛阳,李乐阴从,让董、杨二人奉驾先行,暗中结连李、郭二人,一同往洛阳劫驾.

献帝等人好不容易逃至洛阳,不数日,便闻知三处兵马一同杀向洛阳,献帝大惧,巴望袁绍兵马能快快赶至.没曾想贼兵未到,派往冀州的使者回来却尽言袁绍藐视天子,丝毫没有发兵之意.众人面面相觑,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贼兵朝夕将至,不知何以应敌.杨彪、朱儁二人哭倒在地道:"都是臣等误了陛下,臣等万死不足以赎其罪."杨奉、董承奏道:"臣等誓死以保陛下."

说说有什么用,二人也无回天之力,但二人忠心可嘉,献帝忧虑之余嘉奖二人一番.

杨彪、朱儁二人回去之后竟然双双自绝于家中,献帝闻知大恸.

杨奉、董承二人虽有一腔热血,可贼兵势大,二人如何能敌,董承为郭汜所俘,杨奉败逃,二李一郭引兵入洛阳复又劫了天子,返回长安.

郭汜对李傕、李乐道:"天子深恨我等,倘若留之,日后我等恐有灭族之祸."

李傕道:"既如此,我等便效法董公,废了汉君,如何?"

李乐自无不可,只要能尽享荣华富贵就行.

郭汜道:"不可,你难道忘记了董公昔日的下场了么,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得彻底,留下汉君性命终是我等心腹之患."

李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