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三是关于火药,赵信有心想研制出威力惊人的火药,可要他自己动手是不可能的,不管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完成,他对自己的小命还是比较珍惜的.成分他倒是还记得,只是比例却记不清了,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比例,具体的让人慢慢研究.赵信对自己的小命是珍惜的,对别人的小命也照样珍惜,对那些从各处征召来的匠人,赵信也是一再嘱咐他们要小心从事.交给他们之后,找个比较精明的匠人负责,让他隔一段时间汇报一下,赵信便不管了.

四是关于铁甲连环马,虽然铁甲连环马也不是无敌的,至少陷马坑便能破了它,但在平常冲锋陷阵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赵信既然想到了,便令人打造铁甲,打算成立一支千人队的铁甲连环马.这个事情却容易多了,只要有足够的铁和工匠,赵信跟工匠商量了一下样式,便令人画出来,然后依着打造.

五是晒盐,赵信知道此时盐是用煮的之后,便把晒盐这个方法提了出来,其中的一些细节可能还要在实践中摸索一下.不过赵信认为这是小问题,相信很快会解决的.

六是关于造船方面的,赵信令人试制螺旋木浆,脚踩推动,若是能成功的话,就能大大提高行船速度,还有关于铁甲战船的一些想法,以及船身结构上的一些看法.

七是指南针,磁石比较普遍,做起指南针来倒不是很麻烦,赵信把记忆中大概的原理和人说了一下,具体的细枝末节就留给他人去慢慢研究去了.

赵信对这些工匠来说最大的帮助就是给他们指明了方向,想他们所不敢想,想他们所想不到的.整个冬天赵信许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这些事上面了,赵信手下一干文武大臣见赵信不务正业,整天钻研这些东西,纷纷劝阻赵信,连郭嘉这等聪明才智之士也对赵信的行为不解,认为这些事情交给工匠们就是了,赵信不必亲自过问.

赵信一笑置之,知道这些事没法跟他们解释,解释也解释不通.

两个月后,各方面都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成绩,晒盐的想法得以成功的实现,铁甲连环马的铁甲也都打造完毕了,赵信便令人选了一千精兵及一千匹良马开始训练,指南针也有了大概的眉目了,只其他方面的进展都不大,只连弩改造有了一些进展,但也不是很尽如人意.

但这些对赵信来说却已经很满足了,照这样下去,这些东西早晚有一天都会达到他的要求的,想想火药赵信就笑了出来,要是到时研制出杀伤力惊人的火药,以他对火药在各方面应用的了解,只要时间充足,必然能很好的把火药利用起来,但赵信也知道就算能研制出来,到大规模的配制、应用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目前赵信也没抱多大的希望.

年过去了,一件大喜事悄悄降临赵信头上,蔡琰终于有喜了,当赵信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跳了起来,恨不得能抱住旁边的人亲上一口,还好记起自己身处什么时代,要是真做出这样的动作,还不把人吓死.

一干文武不久后也从赵信嘴里得知这个消息,纷纷向赵信道喜.!~!

..

第八十三章 削平吴郡

WwW、开春之时,张辽上书赵信要引兵取吴郡、会稽两地,一雪前次兵败之耻.赵信心想留着周瑜和孙策二人终究是个祸患,趁着这个时候起兵倒是一个好主意,担心张辽应付不了周瑜,赵信便打算亲自领兵前往.

至于河北袁绍,赵信本就和众谋士商量好了要在今年夏、秋之际再次出征河北.所以趁着这空当,赵信便起兵六万,赶往秣陵,和张辽、高顺二人会合,南下吴郡、会稽,郭嘉、荀攸、鲁肃、吕布、典韦、许褚、华雄等人随军出征.

大军迤逦赶到秣陵,留高顺守秣陵,总督粮草,张辽随军出发,领秣陵兵马两万,一共八万大军来取吴郡.

自从上次张辽败走之后,严白虎可谓日夜提心吊胆,生怕赵军又来取吴郡,不仅广派探子探查秣陵赵军的动静,更是派人伪装行商,混入汝南,打探消息.赵信在汝南一发兵,严白虎便收到了消息,此番可不是像上次一样小打小闹了,不仅赵信亲自领兵,而且兵数更是数倍于上次,把严白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有心想派人请降保命,又怕经过上次之事后赵信不能相容,只得连夜派人往会稽求援.

上次两家合力战败赵军后,知道赵军迟早有一天会来报复,就连为一体,唇齿相依.

消息传到会稽,王朗大惧,两家合起来兵力也比不上赵信此次带来的兵马,上次还只是要取吴郡一地,如今连会稽也不放过了,忙令人去请周瑜、孙策等人商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