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1/4页)

天下大势尚难定论.只要我三家互相信任,一体同心,挡住赵信,再使公孙瓒领兵击其后,到时我三家也相机出兵,能破赵信亦未可知!"

说来说去,刘备是弄清楚了,在孔明这番筹划下,他的荆州是可保无虞了,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孔明这最后一句话最是有趣,"能破赵信亦未可知",表明对此他自己也毫无把握.三家结盟共抗赵信,已非易事,需得三家全心全意合作才行.又加上一个公孙瓒,这当中变数太大了,稍一有变,事情就难以预料.最怕的是赵信真的如孔明所说的先取公孙瓒,这样一来,三家就只有守的份了,只能坐着挨打.

其实孔明没有点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如果赵信真的舍公孙瓒不取的话,那就只会引兵来犯荆州,马腾、韩遂二人据关而守,易守难攻,谁也不会舍易求难.一旦战起,荆州必然饱受凌虐,就算在其他两家的援助下能守住的话,也必定元气大伤.那时就算击败了赵信,刘备也休想能分一杯羹,只怕到时曹操还会趁火打劫,图谋荆州呢!所以,对刘备来说,今后的路可是艰难万分,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俟孔明一说完,刘备便急急的道:"军师,这几件大事还宜早图之."

孔明微笑道:"主公所言极是,公孙瓒那边主公只需派人赍礼好言结之即可,成都、长安二处需得我亲自去一趟方成."

孔明对这两家的重视当然是有道理的,依他的想法,今后三家是要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他当然得亲自前去,尽言其中利害关系,定下攻守同盟之策.这当中涉及太多的关节,既要说服两方真心结盟,又要订下牢不可破的盟约,尤其是后者,真是谈何容易,顺便还可以一观两处人物,一察两处气象,别人去孔明还真的不放心.这点刘备也不是不知道,可要办成这两件大事非得数月功夫不成,这期间没有孔明相助,刘备还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便道:"军师若去了,州中之事何人能助我料理?"

对此孔明心中是早就想定了,结盟的事虽然重要,荆州这边也一刻也不能放松,好在这段时间有一些人才来投,廖立、马良、蒋琬三人足可相助刘备料理州事.至于兵马的操练问题,这些日子孔明早就拟定了一堆练兵之法,有些已经开始施行了,到时交由刘备,让他和关、张二人主理就是.

这些都定下之后,孔明又附在刘备耳边叽里咕噜了一阵.刘备频频点头,等孔明说完,接口道:"军师放心,此事我定会十分用心的."

孔明道:"主公,此事若成,……"话未说完,两人相视会意而笑.于是遣简雍北上幽州,孔明自携金帛先往成都,后去长安.!~!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拧成一股(上)

自得益州之后,曹操就有意连结马腾、韩遂、刘备以抗赵信.但曹操又是何许人!早就看到在此事上他占有极大的优势.他治下的汉中、益州并不和赵信接壤,无须直面赵信,而刘备、马腾却恰恰相反,在这事上,只有人家有求于他,他有刘备、马腾两方为其屏障,不管如何,一时间倒可高枕无忧.且两川之地山川险要,易守难攻,倘若曹操自大一点,或者没有见识过赵信的厉害的话,说不定就会认为独力与赵信相抗也无问题.所以,他曹操根本不用心急,刘、马两家早晚会见到此点,自会来结好于他.

这不,刘备果真派人来了.曹操也料定多半会是刘备先派人来,荆州无险可守,刘备又是新领未久,不像马腾、韩遂据雄关而守,西凉兵又向称剽悍,只守不攻的话,赵信想要将其拿下也绝不容易,这两点优势刘备是无法相比的,所以在结盟一事上,应该就数刘备最为热心.

闻知是孔明亲来,曹操本欲立即接见,只因想一睹促使刘、马两家联手制赵的孔明的风采,转念一想,还是先晾一晾他,过两日再见他不迟.想来他此来定是为了结盟而来,到时也可在此事上占据上风.便以公事繁忙为借口,拖延了两日.

孔明如何不知其意,悠哉游哉的等着,丝毫不急.他的动静自在曹操的掌握之中,得知之后,曹操叹了一声,此等人才,奈何为刘备所用,日后就算能击败赵信,有此人相助刘备,绝难图之.知自己用意多半为其看破,再拖下去,只会徒自惹其耻笑.遂当即令人请其来见.

曹操令人列队迎之,军容整肃,颇有示威之意.孔明一路行来,心底暗自赞叹曹操将兵之法,脸上却神色自若,不lou半点痕迹.曹操高据堂上,时程昱、法正、张松等皆排班倨傲而坐,不理不睬,欲一观孔明应对之机.孔明不以为意,含笑上堂,羽扇作抱拳之势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