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 (第1/4页)

第一百六十章 猛虎下山

刘备大帐,刘备深怀忧虑的对孔明道:"军师,眼前的形势对我两家联军极为不利,再这样下去,我等将势必无以自处,军师可有应对之法?"

孔明要是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扭转乾坤的话,他早就做了,怎会等刘备出言相询.

"王上无需忧虑,马腾已经兵分两路,一取洛阳,一取并州,公孙瓒亦使张燕攻雁门郡,引乌丸兵入冀州,几处战事一旦不利于赵军,到时我两家联军之危自解."孔明也只能以这话安慰忐忑不安的刘备了.

刘备道了一声"军师",欲言又止,走到帐前,xian起帐帘,朝外看了看,复又回到座上,对孔明道:"是否可以跟庞军师通通消息,让他想想办法,挽转眼前的局势?"

孔明和刘备哪里料得到庞统早已泄漏了身份,自身难保,又怎能替他们设法!而孔明对这深谋远虑的一着可是十分看重,非到万不得已岂肯用掉手中这张"王牌"!当初定计时就是要以此在关键之时给赵信以致命一击,眼下显然还没到时候.而且当初议定一切皆由庞统拿捏,如今就算真的有必要也不能就此冒冒然的与其勾通消息.

"王上,如今庞军师虽已深得赵信信任,但却不掌兵事,要在这等两军对阵之时与其互通消息并非易事,否则,如有把握的话,庞军师应早已派人来了."孔明还做着他的千秋大梦呢,太过于相信这条自认为决无破绽地计谋了.

经孔明这么一提。wWW; 刘备也无话可说了,庞统身处虎狼之穴,如今好不容易成功的打入赵信的核心,这边要是轻举妄动的话,极有可能将庞统的所有努力都给葬送掉.

这日,刘备才刚升帐,探马飞报入寨。 有一支敌军渡过河去,正往樊城进发.刘备大惊。 急忙问计于孔明.孔明一边令人再往细探,一边着人去请曹操等商议此事.

曹操初到之时,对于樊城这一路,也是极为关心的,深知一旦樊城为赵军所得,赵军便可引兵西向,直指上庸一地。 进而威胁到汉中一境.后得知孔明在樊城早有布置,这才放心了许多.但以曹操的为人,决不会因此而放松对樊城这一路地戒心.几乎就在同时,曹操也收到了赵军渡河去取樊城的消息.正要使人往报刘备,孔明使人来请,便领众人前往刘备帐中议事.

对于赵军这几日地静默,曹操比孔明、刘备更为疑忌,收到赵军往袭樊城的消息。 曹操可是大吃一惊.莫非赵信有进兵汉中之意!赵信行事素来不依常法,难以预料,既分兵去取樊城,说不定还真会引兵往攻汉中.要真是这样的话,其这几日的静默也大可解释得通,其自然是在为此做准备.

依目下的局势看来。 樊城是万万失不得的,一旦为赵军所得,不止是上庸、汉中受到威胁,襄阳更是首当其冲,就不论两家联军有后路被断之险了.

赵信用兵素来奇诡难测,奇可为正,正可变奇,虚可为实,实可转虚,当务之急。 不管赵军取樊城之意是真是假。 都需得尽快分兵去救.不过救也有救的方略,倘若赵军真地要袭取樊城的话。 自然得派重兵前往救援;如若赵军之意不在樊城而在此间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援兵自然还是要派的,以防赵信化虚为实,不过兵力却不需太多.话虽如此,要判定此事虚实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照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正面交锋,赵军亦足以战胜曹刘两家联军,依此推断,此事应该不是赵信诱敌之计,意在分曹刘两家兵力,或者是趁两家兵动之际引兵来攻,这两个可能都应该不大.倒是真的去取樊城的可能比较大一些.

赵军此番倘若是真地分兵去取樊城的话,以赵信之智,岂能料不到曹刘两家会分兵去救,既能料到此事,就决不会单单只分兵取樊城这么简单,极有可能在路上设伏以待援兵.伏兵倒还不可虑,最多不过从新野之后绕过去增援樊城,就不会有中伏之虞.

怕就怕赵信用的是双管齐下之计,既有取樊城之意,又有趁两家兵动之时引兵来攻之意,要真是这样的话,事情就麻烦了!依目下的情势,赵军绝对有这个实力.这才是最让人应付的.

曹操、刘备二人分宾主对坐,两人一干手下分坐两旁.意识到赵军有可能会双管齐下之后,议题就围绕此点展开.对刘备这边来说,自然樊城和此间都不可失去,对曹操等人来说,大可以放弃此间,放弃新野,去守樊城,一时间,两边还真难以达成共识.

曹操这边提出地放弃此间营寨,全军去守樊城的想法固然是出于自身的立场,但也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