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当下秦无忌和晴儿郑三禽坐上马车,向着杏花岭西北而去。

霍伤寒的这份产业足有四百顷之多,秦无忌在车中推算起来,若按这世界的算法,这四百顷良田几乎相当于上千个足球场大小,就算保守一些,也得有半个城镇大小。

如此大的一块地盘,虽然还比不上百草门山门,但也远远超过一些小门派了。

所以郑三禽在车中不时观望四周的良田,心中充满了兴奋之情。

走了一个时辰,马车终于停住了,他们下车步行,郑三禽得到五禽环后,已可运转一部分灵力在腿上,已不用木车也可以走路。

晴儿手拿地契,沿着土地边界上的石头契一路看去。

所谓“石头契”乃是这世界分隔土地所属权的一种石头,每一块石头契上都有独特的印记,以此来确定土地的所有权。

那晴儿带着他们越走越远,足足找了两个时辰,终于找到了地契上所标注的位置。

三人抬头看去,都是目瞪口呆,按照地契书上所记载的位置,这里正是霍伤寒所留下的“良田四百顷”,只是如今的良田,却化为了汪洋。

眼前正是一条贯穿晋阳与太原郡的大河,也正是那日淮阳王游船而行的“晋河”。

霍伤寒留下的良田四百顷,正是沿着河道自北向南的十里之地,只可惜全部都是水。

郑三禽面色一变再变,颓然的坐倒在地,那晴儿也是咬着嘴唇,唯有秦无忌从震惊中惊醒过来,却饶有兴趣的看着这条河道。

看来霍伤寒得到这份土地后,却也没有来看过,那地契书上说的的确是“良田四百顷”,只不过那是三十年前的良田。如今这条晋河被连续开凿,却已将昔日的良田淹没。

郑三禽颓然无力,转头便要离开,口中忍不住骂道:“霍伤寒害人不浅,死了还要玩弄我们一道。”

晴儿却见秦无忌很有兴趣的沿着河道闲逛,心中一动,或者师父想到了什么,她便拉了一下郑三禽,跟着秦无忌一路走了下去。

四百顷的范围,正好包含了整条“晋河”的中游,秦无忌一路走来,已看到数百艘小舟载着各色货物,沿着这条河流顺游而下。

他再观察了一番,便对晴儿和郑三禽笑道:“这条大河,看来是为了运输粮草到国都而开凿的,从太原郡到晋阳国都,沿路都是山石,运送粮食等物实在是费时费力。”

晴儿不太懂这个,那郑三禽却是点头道:“不错,这河道开凿出来,晋国繁华的南部便可将贡品顺利的送入晋阳,商人逐利,也跟着朝廷的漕运做些生意,如今燃灯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所以运送货物的船只也更多了起来。”

秦无忌点点头,心中那个想法越发肯定起来,想到其中巧妙处,他忍不住大笑起来。

郑三禽却不知他为何这般高兴,忧愁道:“这所谓四百顷良田,却化为了河道,咱们运气太差了,还是回去再想办法吧。”

秦无忌连连摇头:“三禽,你错了,这可是天赐的良机。若只是四百顷良田,最多也就是个落脚的地方,如今变成了河道,那可就是咱们的聚宝盆了。”

郑三禽摸着脑袋,愈发糊涂起来。

秦无忌考察了一番自己的这份产业,便带着稀里糊涂的郑三禽和晴儿回到了杏花岭客栈。

他脑海中回想着整条河道的走势,便要郑三禽将手中所有的金子都准备出来,自己却进了屋中,找来纸笔画了起来。

郑三禽虽然心中疑惑,但见掌门如此认真,不像是开玩笑,便也振奋起来。

晴儿侍候着秦无忌,期间老黄来过一次,却失望的禀告说那朱儿的踪迹难寻,他找了数百个闲汉,将整个杏花岭都翻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那丫头。

秦无忌停下手中画笔,想到朱儿虽然年幼,但内丹已成,纵然孤身一人,平常坏人倒也奈何不了她,无奈之下,也只能随她去了。

他再次将精神放到了心中大计上,到了第三日白天,便画出了一副拦截河道的木水坝。

晴儿一直在旁看着,此时也有些明白过来,震惊道:“师父,你要拦住河道,这,这可太……”

秦无忌嘿然一笑:“这河道白纸黑字的,确是我的产业,我想建什么就建什么,这拦河木坝一旦建成,咱们便可收取来往船只的费用,一艘船只收十两金子。”

他说着愈发兴奋起来:“我算过,每日来往河道的漕船只加起来,最少有八百艘,这样咱们一日便可征收八千两金子,你算算看,一个月是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