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 (第1/4页)

这个炼虚境的高手,这一刻脆弱的像个孩子。

而临阵脱逃,一路溃败,甚至连武陵城也不敢待下去的墨子期,似乎忘了自己的指责和身份。

楚怀王当即砍了他的脑袋,还不解气,直接扔到了宫中竹厕里。

楚国文臣武将,云墨贤者修士,都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太和宫吵成了一片。

这个时候他们大致可分为三派。

第一派力主求和,趁现在晋军还未突破岳阳郡,求和还来得及。

第二派力主死守,认为武陵城以及岳阳郡十二城,还有守住反击的机会。

至于第三派就有点夸张了,他们建议国君赶快迁都,迁到南方最远的南海郡里,以楚国漫长的国土来拖垮孤军深入的晋军。

三派意见争吵不休,渐渐的更多声音冒了出来。

“先要治那些败军的罪,大殿下该死,逃到武陵城的,将军以上级别,天字境以上修为的,都要治罪,这样才能震慑军心,让他们知道死战的意义。”

“放屁,大殿下都被人砍了脑袋,战报上不是说了么。武陵城还要靠那些败军守呢。”

声音沉寂下去。

白发苍苍的方子儒起身肃然道:“国君,臣有话说。”

焦躁的楚怀王终于见到一个肯**发表建议的臣子了,不禁带着期望道:“方相,你是楚之老臣,这个时候正是力挽狂澜的时候。”

他说着亲自走下来,扶起了老相国的身子。

方子儒很是享受国君这种待遇,他咳嗽一声,傲然道:“首先得治罪四殿下,他在武陵城自封大将军,已是有违臣子之道,礼法有云,君君臣臣,做臣子的,怎么能自封自己呢……”

楚怀王张大了嘴巴,似乎没听明白:“方相,你,你说什么礼法?”

方子儒精神愈发高涨了:“礼法,不错,君上啊,现在首要的是维护大楚的礼法,这样才能保证国体嘛,至于晋国大军,只要我们有礼有节,无论是和是战,都是可以的嘛……”

太和宫的大小臣子都痴呆一般的望着这个老臣,不,应该是老糊涂,都到了什么时候,竟然还在谈礼法!

楚怀王松开了手,眼皮一跳一跳的,咬着牙冷笑起来:“哦,老相国,怎么个有礼有节的法子呢?”

方子儒眼似乎都昏花了,要不然他现在应该看到楚怀王那暴跳的青筋了。但这迂腐的老臣却得意道:“礼法有云,君子有失德之时,便有失地的危机。老臣以为君上这些年太过重视军务,有一点,嗯,就那么一点而已,一点儿失德。”

他摸着胡子,不住的引经据典,最后却道:“国君当该修德,晋国蛮子所求的不就是土地么,咱们楚国割一块就是了,如新政郡那地方不但礼法缺失,而且好武之风渐涨,实在不是君子之福啊……”

殿上群臣都是咽了一口唾沫,这老糊涂竟然要将新郑郡割让出去求和。

楚怀王哈哈大笑,冰冷的大手捏住了方子儒的肩膀:“老相国啊,礼法还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说是么?”

啊!方子儒直到这时才发觉国君的眼神不对,颤抖着跪了下去:“老臣一番谏言,只愿国君能以德服人,绝无其他意思。”

“放屁!”楚怀王眼珠子都红了:“你这是丧国,丧国懂不懂,最奸的奸臣也比你有见识,孤王为君,你为臣,既然你遵循礼法,那孤就给你礼法!”

国君嘶吼的声音咆哮在大殿上:“来人,摆起铜钟,孤王现命方子儒撞钟而死,为国尽忠!”

一口千斤巨钟摆在了殿前,方子儒嚎哭起来,但被两名殿前侍卫架着身子,勾着脑袋,不停的撞向了铜钟。

可怜一向鄙视修行,连炼士境都没突破的方子儒,就在一声声钟鸣中染红了脑袋。

楚怀王挥袖怒视群臣:“谁敢再说求和迁都的,孤照此办理!”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再陷困境

巨钟依旧在鸣响,方子儒早已没了气息,但国君未有诏令,两个殿前侍卫就不敢停止。

群臣肃然,胆小者双股战战,胆大者也是眼角抽动。

自楚怀王登基以来,廷刑大臣而致死,这是第一次,尤其还是方子儒这样的老臣子。

求和不行,迁都更是儿戏,国君堵死这两条屈辱的路线,那只有死战到底了。

从一开始就沉默的镇国老亲王终于站了出来:“君上,武陵城现在急需增援,时间不能耽误,越快越好。”

老亲王没有说什么方略,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