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同盟军包围基阿兰后,看到的不是一只士气低落、绝望悲观的部队,而是一只战意高昂、在保家卫国口号感召下赶赴国难、悍不畏死的精锐之师。他们井然有序地在布置着城防,甚至连普通平民,也自告奋勇地加入到修葺中来。人人脸上看不到害怕,反而迸射出强烈的对同盟军的仇恨。在他们看来,自己国家已经很有诚意地认错了,也尽最大努力弥补,可为什么同盟军还要咄咄相逼、非赶尽杀绝不可?原来,所谓的正义不过是借口,说到底,还是他们觊觎雷巴尔的土地和财富。

伪君子远比真小人更可恶!或许,国与国之间根本没有所谓的谁是谁非,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利益纠葛。那些单方面的战前动员和宣传或许很幼稚可笑,经不起辩驳,但有谁在意呢?只要能激励士气、鼓舞斗志、鉴定战斗信念便足够了。深谙此道的司徒亮利用传销似的洗脑方式将军民心中所有怨念及压抑(前任国王积下的:劳民伤财地发动战争、加重赋税、横征暴敛、强迫青壮入伍、支持暗黑教团、屡战屡败、死伤无数……)成功地转化为此时的战斗热情,其之汹涌强烈、狂暴无匹,犹如超级火山爆发般惊天动地,炙热的岩浆能吞噬和摧毁掉所有挡在它面前的生物!说实话,连赛斯坦自己都暗暗颤抖,心中有些害怕。若同盟军就此撤军,那么得不到发泄的全城军民说不定会因此毁掉自己!

基阿兰城下,同盟军摆开阵势。七万大军,远远望去人头攒动、延绵不绝,声势极为浩大。

阵前,所有同盟军的主要首脑都集中于此,作为主帅的西格诺里正仔细观察敌阵。

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已经穷途末路了,为什么他们还有这么高的斗志?难道他们认为可以抵挡住本方的七万大军吗?即使能抵挡一时,可基阿兰孤城一座,又能抵挡连战连捷、士气正旺的七万大军多久?不久之后,西格诺里便会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西格诺里满脸疑惑,身旁的阿鲁姆却是一脸担忧。上次闹得不愉快,大家不欢而散,更产生了裂痕。可毕竟他身为同盟军一员,事事要以大局为重。削弱雷巴尔、永远地解除大国威胁,符合自己国家兰伽的利益。所以,他亦同意彻底打垮雷巴尔,才会忍气吞声继续留在军中。

“情况有些不对劲儿,雷巴尔军队的表现不符合常理啊。”阿鲁姆皱眉道。

旁边一人不屑道:“切,我当什么啊,不过是雷巴尔装出来的样子,有什么好怕?在我们七万大军面前,基阿兰守军的任何顽抗都是徒劳的。一旦我们发动进攻,他们就会立马崩溃!”

阿鲁姆极度鄙视他,不懂军事的笨蛋,居然有脸在此大言不惭?更可怕的是,军中和他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少,而且许多还是有战斗经验的贵族将领。无奈啊,以前同盟军处于弱小和困难时期,那时的军队组成乃各国在雷巴尔进攻下幸存或突围的部队,人数虽少,却是经过考验、战争洗礼的真正精锐。到后来解放祖国后,军队重组,来不及训练完毕便迫不及待地展开反攻。诚然,从战略角度上看,雷巴尔败象已现,不趁这千载难逢之良机一举打垮它更待何时?训练不足,可以用实战经验弥补。许多原来各国的贵族也正是看到这点,纷纷加入复仇之战。其目的不言而喻――抢功劳。关键是,他们中大多数属于不懂军事的那一类贵族,而对阿鲁姆出言不逊的正是其中之一。也正因为是贵族,大家才有恃无恐。

很可笑不是吗?困难之际不见他们这么积极,可一旦痛打落水狗了,他们表现得却比谁都活跃。最重要的是,同盟军根本无从拒绝,他们的加入天经地义。不错,他们为同盟军带来了声望、号召力和足够的兵员。但同盟军的组成却复杂了许多,同时亦将贵族不好的一面带入军中。人马虽然比以前多了,可战斗力却有降无升。

兵贵精不贵多,更遑论指挥系统混乱无比?司徒亮早就在对赛斯坦的献策中指出了联军的弱点。现在更要加上一点,过多贵族的加入无异于雪上加霜,分薄了有能力贵族将领的权利。不错,以西格诺里积累的战功和威望足够指挥所有人。但问题是,离真正的令行禁止还差得很远,有太多不和谐因素了。

联军一路高歌猛进,在风光的背后实际上也隐藏着危机。究其原因在于:除拉古多尼亚要塞外,同盟军遇到的抵抗实在有限。队伍非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反而成了骄兵。顺境作战能够气势如虹,可一旦遭遇逆境,那绝对不会有好结果。这样的军队也缺乏攻坚能力,在攻打由雷巴尔名将、卡里乌之枪亚萨艾罗老将军镇守的拉古多尼亚要塞时便表露无疑。数万人围攻1000多残兵,却付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