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倚模欢��兆磐淙罢缘抡巡灰�鬃愿缮嬲蛑菡揭郏�灰�趴�纸湃美罴搪〈颍�退悴皇ぃ�簿�换岚埽�

谢慕华匆匆把给李继隆的信也写完,烧了火漆,长出了一口气,既然如此,那些年轻将领,他就一股脑的全给带到河东路去好了,至少那儿压力相对较小,有精锐军队在边境,还有潘美和杨继业这样的大将坐镇,就算这些毛头小伙子出了乱子,也比面对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两位绝代名将出乱子好!

这一夜,谢慕华等人都是无眠,许多将士还在呼呼大睡,却不知道这一夜之内,他们的人生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一大清早,石保庆就点将出发。经过昨天晚上谢慕华那一番做作,这些骄兵悍将老实了不少,一个个令行禁止,虽说突然要他们去河东路,有点匆忙。可是万余将士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整顿好队伍,脱离了大军,调头朝河东路行进。

潘惟吉心里却是暗暗得意,他爹潘美如今镇守河东路,到了那里他就是地头蛇,有潘美在身后撑腰,谅他谢慕华也不敢怎样,这一路暂且忍着一口鸟气,到了河东路之后再要谢慕华的好看。

五郎和七郎随着谢慕华一路进发,这兄弟两人,一个只知道练武,是个天生的武术家。另一个对战争有极高的天赋,可弟兄俩对政治都是一窍不通,竟然想不到河东路发生的这些事情和他们杨家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一路行来,谢慕华心事重重,他始终觉得刘继轩在雁门关出现,并且与辽国南京统军使耶律善补一起对雁门关施压,这件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要说起来,辽国人兵分两路一路从幽州南下,一路牵制雁门,这个战略是对的那问题到底在哪呢?

直到谢慕华一直想到太原,这个问题也没能解答出来。

太原是天下霸府,潘美就亲自坐镇在此,而杨继业却领五千兵马驻守在雁门关,潘美的手下有三万大军,这些也是大宋的精锐部队,若是死守太原城,就算是给耶律善补十万大军,想要攻破太原也绝非易事。谢慕华穿越以来第二次踏入河东路,看着太原城巍峨的城墙,心中感慨万千。上次来到河东路,他还只不过是个穿越后的落魄小废柴,这一次再来河东路已经是二品大员,而且身为监军,总督河东路战事了。

潘美早已出城等候谢慕华的到来,远远的一小队兵马就奔着谢慕华的前军迎了过来。谢慕华急忙翻身下马,和石保庆等人一道走到前边。

“谢大人,久违了!”潘美没有穿戎装,只穿了一身公服,那张清瘦的脸上略显疲惫,想来这些日子河东路的军务很是让他操劳。

谢慕华急忙还礼道:“潘太师,谢慕华有礼了!”

石保庆等人一一见过潘美之后,那潘美居然看也不看站在亲卫队中的潘惟吉,却挽了谢慕华的手,两人并肩朝太原城内走去。

“谢大人,这些日子来,太原城可不太平啊!”潘美长长的叹了口气,一股难掩的疲倦之意。

谢慕华正要多了解些河东路军务,当即说道:“潘太师,有话不妨直说!”

潘美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这太原归于大宋版图不过半年时间,原来汉贼不少残兵败将躲入山林,或落草为寇,或隐姓埋名。本来老夫坐镇太原,就要一个个将他们铲除,可是老夫随先帝北伐之后,回到太原不足两月,许多事情还没有来得及着手去办。如今刘继轩在外招募旧部,许多余孽死灰复燃,在各地劫掠官府,蛊惑人心要是再不及时弹压,只怕就要乱了!”

谢慕华听潘美这么一说,河东路的形势的确已经混乱不堪。原本河东路历经战火,人口锐减,土地倒是很多,理应获得一个复苏的机会。可是战火连连,北伐刚过,雁门关战事又起,河东路百姓苦不堪言,既然对如今的朝廷不满,不免想起以前北汉的好处来。何况刘继轩素有贤名,虽说算不上是一呼百应,可也蛊惑了不少人心,许多过不下去日子的老百姓索性拿起锄头棍棒跟着北汉的残兵败将落草为寇,自封官职,隐隐与雁门关外的刘继轩遥相呼应。

潘美见谢慕华低头不语,只道他也难以决断,又叹了口气:“杨继业已经接连派人送信,说耶律善补和刘继轩屯兵雁门关外,兵势浩大,只恐他手下的五千兵马难以抵挡,要我加派援军,可是”

潘美摇了摇头:“河东路处处纷乱,哪怕只是三五十盗匪出没,也要过百官军前去围剿,如此一来,老夫也是处处掣肘。想要分兵支援也是有心无力啊!”

谢慕华暗赞一声,这潘美果然是做了一辈子官的人,明明三万雄兵握在手中,却一句处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