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4页)

韩匡嗣磕头如捣葱却不敢说话,耶律沙等人跪在一旁,大帐之中呼吸可闻。耶律贤指着韩匡嗣:“你不听众将劝告,率军深入敌前,是一罪;整军不严,行伍不整,是二罪;抛弃大军,抱头鼠窜,是三罪;不查敌情,疏于戒备,是四罪;丢失主帅旗鼓,是五罪。韩匡嗣,你身犯五罪,按律当诛!”

韩匡嗣大惊失色,把白发苍苍的脑袋在地上磕得砰砰作响,连声喊道:“皇上,饶命啊!皇上,饶命啊!”

耶律贤怒不可遏,大声叫道:“来人,把韩匡嗣给朕拖出去斩了,传首示众!”

韩匡嗣脸色苍白,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口中高呼:“皇上”

“皇上,臣妾愿为燕王请命!”不想,坐在一旁的萧燕燕却站了起来,盈盈拜倒在耶律贤的面前。

“燕燕,你”耶律贤没想到这当儿萧燕燕竟然会拦着自己,不让自己处决韩匡嗣。

“皇上,不如先将燕王押下去,等候发落!”萧燕燕说话不温不火,缓缓道来,却叫耶律贤心头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耶律贤随即叫人进来将韩匡嗣押了下去,又叫耶律沙等人在外听宣。

萧燕燕往日和耶律贤一起,都是笑语盈盈,这次却严肃无比,将耶律贤扶到大帐当中坐好,又跪倒在耶律贤的面前:“皇上,大军损兵折将,燕王的确有过,但是却罪不至死!”

耶律贤平素一贯敬重萧燕燕,听见这话却冷哼一声:“韩匡嗣葬送我大辽国数万将士的性命,他不该死,谁该死?”

萧燕燕说道:“皇上,燕王从未领兵出征,这次是他第一次带兵攻打宋国。自从幽州一战之后,大辽国上下都觉得宋军懦弱不堪一击,非但是燕王轻敌,大部分宗室高官都看不起宋人,就连皇帝都死在幽州,败的不可谓不惨。但是,宋军实力其实不弱,回顾幽州之战,先是耶律奚底所部被宋军击败,跟着南院大王跟宋军对峙,虽然未败,却也没占到便宜。幽州城危在旦夕,随时可能被宋军攻破,要知道宋军是在攻下太原城之后,略作休整就千里跋涉来攻打幽州,已经是强弩之末!饶是如此,南府宰相耶律沙的十万大军赶到高粱河依然被宋军击败,要不是北院大王休哥及时赶到,故布疑阵迷惑宋军,又死死咬住赵光义不放穷追猛打幽州只怕已经不是大辽所有了!”

“宋军是赵匡胤一手锻造的强兵,宋国能一统中原也多亏了这一支兵,其中曹彬、潘美、呼延赞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有这样的强兵,有这样的将领!大辽轻敌在先,又怎能把失利之责全怪在燕王身上呢?”

“这次出兵镇州本就有些匆忙,想那定州、镇州、关南是宋人边防重镇,就算赵德昭再糊涂也知道重兵把守。决不能轻易让我们大辽国占了去。但是反观我军,准备不够充分,作战之前就是想夺些物资,能攻下镇州当然更好。宋军则同仇敌忾,上下一心,两军气势就差了许多,败仗也在所难免了!”

耶律贤默不作声,他本来已经怒极,但是听萧燕燕这么一说,又觉得有些道理。其实就算是耶律贤也打心眼里没把宋军当一回事,所以韩匡嗣这个从未打过仗的人请战之时,耶律贤想都不想就答应了韩匡嗣。还以为宋军软弱可欺,耶律贤又一贯宠信韩匡嗣,可以送一份功劳给他呢!当时朝中文武几乎一边倒的支持攻打宋国,萧燕燕那时候就说过这些话,可耶律贤当时又怎么听得进去呢?

“可是这次满城之战,大辽国败的这么惨,难道叫朕这么放过韩匡嗣?”耶律贤反问道。

萧燕燕接着说道:“那李继隆诈降之时,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曾经劝阻,可是燕王和南府宰相都不听从他们的建议。若说失职,燕王和南府宰相都有失职之处,皇上若是只追究燕王,却不追究南府宰相,叫人如何心服?”

“当年皇上即位之时,几位汉臣先后凋零,如今也只有燕王还在皇上身边。皇上对燕王恩重如山,这才换来各族百姓对皇上感恩戴德,觉得皇上一视同仁,并不偏私。若不是皇上待燕王恩重,那韩德让又怎会死命为大辽守着幽州呢?我大辽治下,各族都有。如今朝中,宗室诸王日益强大,也需要人来制衡,皇上处置燕王之后,燕王和上京留守的职位,十有**要被宗室中人得去。到那时”

萧燕燕悠悠收了口,她帮助耶律贤主持朝政,宗室诸王就已经不满。朝中若是没有足够的势力与之平衡,大权就会被诸王把持,将来大辽说不定就会出现诸王争权的情形。萧燕燕博闻强识,知道汉人在汉朝时诸王叛乱,把好好的大汉朝葬送了,晋朝的八王之乱大辽国不能重蹈覆辙啊!

皇帝掌权,重在平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