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皇上,南征之日将近,臣有个不情之请!”谢慕华在福宁宫中恭恭敬敬的对赵德昭说道。

“但说无妨!”赵德昭春榜之后,自觉选拔了一批贤能,心情大好。

谢慕华笑道:“皇上,大宋男子二十岁可取字,可是我家有祖训,若是不返回中原不取得功名便不得取字。如今微臣斗胆,请皇上赐字!”

赵德昭哈哈大笑:“谢卿家你是早该取字了,待朕想想”赵德昭左手托腮,右手两指在额头上敲了敲:“不如就叫安国,平服四夷,安邦定国,谢卿家,可莫要叫朕失望啊!”

赵德昭脸色渐渐严肃起来:“谢卿家,南征大瞿越国,只许胜不许败。大理国之事,爱卿你一力处置,无需上报朝廷。朕既然派你出去,你就给朕打一场漂漂亮亮的仗,太祖皇帝武功盖世,朕不敢和太祖皇帝相比,但也不能看着区区弹丸之地,竟敢称王称帝!”

谢慕华躬身道:“微臣遵旨。不过”

“不过什么?”

谢慕华笑道:“大军出征不得携带家眷、微臣家中两位夫人如今不敢再男扮女装混入军中。可是杨家九妹定要随军出征,不但在天波杨府吵闹,还每日来寻微臣诉苦。微臣不敢隐瞒,请皇上定夺!”

赵德昭微微一笑:“好你个谢慕华,这等事也来烦朕不过,杨家九妹弓马娴熟,在幽州之时也为朕立下过汗马功劳。哼,那时候女扮男装就以为瞒得了朕她要去,你便带去吧,交付给七郎好生看管。古有花木兰从军的佳话,如今朕岂能不让将门虎女为国出力?”

“谢主隆恩!”谢慕华实在是被这些女人吵闹的头疼,听赵德昭金口一允,顿时喜出望外!

天顺元年五月,皇帝降旨:杨延彬为殿前司御龙直、指挥使,统一万五千精锐步军。枢密院知院事谢慕华为监军,克日南征大瞿越国!

【第三十六章 顺水推舟】

邕州地处广南西路,如今正是春光灿烂的时节,草长莺飞,阳光明媚。百越之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气象。

侯仁宝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仆人们将木椅搬到院子里,垫上软绵绵的棉垫,扶着侯仁宝坐了下来,不过是四五月份而已,广南的阳光温暖宜人并不炎热。侯仁宝沐浴在阳光下,脸上的神色渐渐轻松起来。

“恭喜侯大人,皇上加封您为交州一路水陆运转使。这南征大瞿越国之时,侯大人可得首功啊!”邕州通判余明义笑呵呵的拍着侯仁宝的马屁。

“都是为皇上效力,又有什么功劳”侯仁宝懒懒的动了动大腿,略微直起上身。这儿的人根本就不明白他的心意。当初卢多逊得势,侯仁宝是赵普的妹夫,被卢多逊一口气从西京洛阳赶到四千六百里外的邕州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侯仁宝一心只想回到洛阳,可是熬来熬去,熬了整整七年。可算盼到赵普重夺相位,本想借着这股东风回到洛阳。可是没想到的是,交州刚好出了乱子,赵德昭一句话,叫侯仁宝留在邕州严加戒备,随便将交州的情况上报朝廷。

好容易谢慕华监军,杨延彬领军,快要来到邕州了。可是赵德昭又是一道旨意,要侯仁宝担任交州一路水陆运转使,协助监军谢慕华一同出征。

侯仁宝嘴角微微抽了抽,已经是快到七十岁年纪了,还要出征大瞿越国,这刀兵一起,车马劳顿。自己是不是还能回到洛阳,可就难说的很了。其实侯仁宝也并不是没有想过,索性告老还乡,辞官不做好了。可已经做了一辈子的官,手中的权力拿起来容易,放下去可就舍不得了。或许,愿意放弃官员的身份,甘于成为一介平民,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境界,绝大多数的官员都难以做到,侯仁宝也不例外。

余明义微微一笑:“侯大人,过不几天,那谢慕华就要到邕州了”

“大胆,谢监军乃是二品大员,南征监军。你怎敢直呼其名?”侯仁宝警惕的左右看了一眼,他虽然老迈,眼力倒还不错,只见家仆都远远的忙碌着,想必没人听到余明义的话语,这才松了口气。

余明义轻轻的往自家腮帮子上打了一巴掌:“是,是,该掌嘴!”

侯仁宝在官场一辈子了,余明义也算是赵普一系的人。如今谢慕华如彗星一般崛起在大宋官场,在许多地方都在和赵普等人争夺利益,尤其登闻鼓一案,李崇矩被贬到西京。两人在朝中表面上看起来有说有笑,背过脸去就难说了。现在谢慕华就要到邕州来了,余明义自然要表表忠心了

侯仁宝低声说道:“这次南征,水陆并进。料想取胜并无难事,皇上有言在先,南征只许胜不许败,许仲宣坐镇邕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