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先生笔下将段家武功说得威力无穷,谢慕华这也是自然而然的想法!

谢慕华微微让过一步,跟在段肃顺的身后,两人一同上了马车,御林军开道便朝大理城内走去。

这大理国的风土人情和大宋不同,大理居民多为白蛮和乌蛮族人,像这段肃顺和善阐侯高诗夏就属于白族,而杨峰书那一族便是乌族。两族支撑起了大理国的江山,谢慕华要不是来大理之前拼命找于子廉和高启德补课,还以为段氏是汉人呢!看来金庸老先生笔下刀白凤大姐的一句:“你们汉人多看不起我们摆夷女子!”不知道骗了多少人啊!

白族乌族男女并无太多礼防,如今快到春夏之交,大理也颇炎热,许多少男少女就携手上街,那些美丽的白族女子卷起袖子露出白生生的小臂,有的甚至将娇小玲珑的玉足就光脚走在大理城的街道上,看的谢慕华眼前一愣愣的,大宋虽然理学还未盛行,可是自从穿越以来,穿得这么少的女孩子走在大街上,却是从来没有见到过。

段肃顺笑道:“谢相公”

谢慕华急忙说道:“陛下,相公二字可不敢当!”

段肃顺却不介意,接着说道:“谢相公年纪轻轻便是枢密副使,他日登阁拜相不在话下,叫一声相公也不算僭越了!”

段肃顺见谢慕华没有再出言谢绝,微微一笑说道:“大理国的百姓多为摆夷人,不懂中原礼法,倒叫谢相公见笑了!”

谢慕华在后世就算是穿着比基尼的女孩从大街上走都见过,这只不过是卷起袖子裤脚而已,算得了什么。当即说道:“大理民风淳朴,也是陛下治理有方!”

两人一路说笑,走不多久就到了皇宫。这大理国虽然也叫做皇宫,可富丽堂皇之处与东京城里的大宋皇宫一比可就寒酸的多了。

谢慕华随着段肃顺走进大理皇宫的正厅。只见正中有一块横匾,写着「邦国柱石」四个大字,下首署着「丁卯御笔」四个小字,楹柱中堂悬满了字画。正厅的东边是书房,西边是御膳房。北边有一扇门,似乎是通往后宫的走廊。

谢慕华料想那厢是后宫,便不再看去。段肃顺却说道:“谢相公自大宋来,想必还不知道大理皇宫并非仅仅是皇帝居住。只要是皇族宗亲,无分嫡出庶出,都可居住在大理国的皇宫之中,是以那后宫虽大,却无三千佳丽,而是三千家人”

段肃顺这一番话说得倒挺幽默,谢慕华点了点头,这厢已有太监给谢慕华看了座。寇准等人就侍立在谢慕华的身后。

段肃顺和谢慕华等人刚刚坐定,就见北门之中冒出半个人影,偷偷朝正殿窥视。

杨五郎大喝一声:“何人胆敢在皇宫**?”说时迟那时快,杨五郎早已快步冲了过去,身手比诸大理武士可要强的太多了,猿臂轻探就从北侧门后拽出一个人来。

拉出来一看,却是一个娇俏玲珑,约是二八年华的女孩子,谢慕华仔细一看,却是个螓首蛾眉,肤如凝脂的绝色女子,急忙喝道:“五郎,皇宫之中休得无礼。”

杨五郎一看拉出来的是个女孩子,立刻松了手,退到谢慕华的身后。谢慕华只道那女子是段肃顺的妃子,急忙赔礼道:“陛下,五郎乃是行伍出身,不懂皇室规矩。若有惊扰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段肃顺哈哈大笑:“这位将军可是姓杨,端的是好身手。朕这个女儿从小就刁蛮任性,只因久仰谢相公才名,缠着朕要来见你。朕被她缠得头疼,只得叫她在侧门外偷偷看一眼便是,没想到就是这一眼便被谢相公手下虎将发现。中原之地藏龙卧虎,名不虚传。”

那女子穿着一身紫色宫装,轻移莲步到了谢慕华的面前,福了一福:“大理国明阳公主段语灵参见谢相公!”

谢慕华现在听见才名才子就头疼,急忙回礼道:“公主陛下不必多礼。谢慕华才疏学浅,当不得才子二字!”

哪知道大理风俗的确和中土不同。段语灵见过礼之后,径直回了后宫,却叫谢慕华虚惊一场,惊出一身冷汗,生怕又要他吟诗作对,那些从后世大诗人那儿偷来的诗句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再撑下去可就为难了。

“陛下,这次谢某前来大理,便是要向大理借一条路,南征大瞿越国!”谢慕华也懒得拖延时间,索性开门见山。

段肃顺却好似一点也不着急,微微点了点头:“谢相公一路远来,车马劳顿,朕在后宫备了洗尘宴,这国事嘛,还是用膳之后再谈吧!”

现在谢慕华哪里还有心思吃饭,南征须得两路协同,大理国这条路借不到,广南西路和广州水师就得原地待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