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劳,造反,总是凭着一口气,他只不过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而已,并没有段氏这样可以享用整个大理的资源。就算苦心积累这许多年,一旦打起仗来也是花钱如流水。打仗这回事,一是打人,二是打钱,兵和钱,缺一不可。杨家的旗号是清君侧正大统,换句话说,就算是被杨家攻打下来的地方,还是大理的子民,府库里的财物,根本就不够杨家用的。可是他打着这个旗号,就不能纵兵劫掠。杨峰书自然是越打越穷,他现在一定是在找机会和大理国的军队决战!”

九妹眨了眨如水的眼睛:“说得对,继续说!”

谢慕华接着说道:“尚义立赞的三万大军来帮杨峰书打仗,自然不是白打的。杨峰书要负担八万大军的供应,就算是从府库劫掠了一些财富,我猜想大部分也已经被尚义立赞给吞了下去。他支撑不了多久。况且攻城,哪怕这座城并不是十分坚固,并没有强大的城防,攻城的军队也要远超守城的军队才有胜算。现在八万对八万,但是段氏能召集的兵马比杨家多得多,杨峰书不会看不到的。我现在头疼的就是,杨峰书到底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下创造机会和段氏决战呢?”

九妹将寇准平素和段语灵下棋的棋盒拿了出来,取出一把白色棋子洒在一个棋盒外,将另一个棋盒放得略远,跟着将一把黑色棋子放在先前白色棋子的外边。

九妹指着棋子说道:“姐夫你看,羊苴咩城有四万大军守城,城内粮草充足,箭矢武器都可以使用一个月。双方兵力旗鼓相当,杨峰书的劣势在于他必须速战速决,况且尚义立赞不会听他的号令。但是段氏这边其实危机更大,驻守羊苴咩城的是大理段氏的子弟,是段肃顺的弟弟,段素正。他这个人是皇族,可是一直以来没有立过多少功劳,也没有打过多少仗,应该说是凭着皇族的血脉才坐上了羊苴咩城留守的位置!”

“能坚守这些天,不是段素正的本事有多大,而是他的兵多粮足,他是段氏,于情于理都无法投降,只能拼命守城。手下有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保证了段素正不会犯下太愚蠢的错误,同时依城而守,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谢慕华想得头疼:“那就是说如今这样的局面不改变的话,是不是杨峰书就输定了?”

“那倒不是!”杨九妹索性卷起一截袖子,露出白生生的小臂,摆弄着棋子:“现在大和城已经被杨峰书攻打下来,他要是野心不大的话,现在退兵回去,守着大和城以西的地方,至少可以和段氏平分天下。不过我猜测杨峰书的胃口不会这么小!”

谢慕华点点头:“杨峰书做梦都想当皇帝,不对,应该是他们杨家历代都想当大理国的皇帝才对!”

九妹嫣然一笑:“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个命了,杨峰书的运气不错。尚义立赞的三万吐蕃大军是精锐,战斗力是要远远超越大理国的军队,跟大宋的禁军也差不多吧。只不过他们来到大理有些不适应,战斗力多少是要打些折扣的,其实就算是咱们大宋的禁军在大理国,也是要受到些影响的!”

这里的海拔高啊谢慕华低叹了口气。

九妹接着摆弄着棋子:“杨峰书若是分兵攻打大理城就要陷入被段氏军队前后夹击的境地,他也无法指挥尚义立赞的军队。而羊苴咩城内外的八万大理军队靠着羊苴咩城互相呼应。十六万军队挤在羊苴咩城这个小小的地方,是一件很让主帅烦恼的事”

“例如呢?”谢慕华已经找到了一些感觉。

“粮草杨峰书的根基在洱海以西,他要供应军粮所要走的路可比从大理城到羊苴咩城远的太多了。八万大军至少要征召十多万民夫才能保障军需。但是杨家起兵造反,恨不得能用的人全都用上,他们的军需是支持不了多久的,粮草一旦出现问题,八万大军不战自乱。”

“再比如尚义立赞的想法,要是我猜得没错,尚义立赞是要马上攻打大理城的,他带领三万精锐到大理参战,拉萨王系立刻就被其他三大王系盯上,他是想速战速决,攻下大理然后回到吐蕃才是最安全的!”九妹说道。

谢慕华想了想:“既然是这样的话,假若我是大理国的统帅,我就让开去大理城的路,让尚义立赞带兵突袭大理城,跟着趁他顿兵城下的时候,挥师反攻,前后夹击,去了尚义立赞,就等于砍掉杨峰书的一条臂膀,这样的话,就算杨峰书有什么伎俩也用不上了”

九妹笑道:“照你这么说,一般的人都是这么打仗的,没什么问题!”

谢慕华看她的语气有些嘲弄的意思,便急忙问道:“有什么不妥?”

九妹将手中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