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座下都是老狐狸了,隐约猜到谢慕华的意思,居然一个个稳坐钓鱼台,一声不吭,看着谢慕华,倒要看看他如何说下去。谢慕华继续说道:“如今我就是和诸君告别,待到平定高丽之后,本官再来京都,和诸位叙过!”

左大臣平上雄忍不住了,先开口问道:“不知道高丽哪来的这么大胆子,居然敢脱离大宋?”

“哼!”谢慕华冷哼一声:“高丽人不知好歹,以为巴结了契丹人就可以耀武扬威了。他们的如意算盘打的实在太响了!”

藤原助之介双目一睁,朗声问道:“契丹人的实力也不可小觑。听说之前在幽州作战之时,契丹人也曾经取胜大宋。”藤原助之介已经算是客气的了,没说连皇帝赵光义都被打死在城下。不过就算说了,谢慕华也不介意,赵光义是怎么死的,只有他一个人心知肚明。

“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大宋刚刚灭了汉国,连续作战人困马乏。围攻幽州,胜负只在一线之间。失利不足为奇。稍候在满城、雁门关,我大宋禁军均取得大胜。区区契丹人,又何足挂齿?”谢慕华知道现在是影响这一批日本高官的关键时刻,牛皮不妨先吹出来,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好。

“那大人攻打高丽,若是契丹人助战,大人也有必胜的把握吗?”源禾小心翼翼的问道。

“你们并不知道契丹如今的情况。辽主耶律贤病入膏肓,随时都可能宾天。契丹族内暗流涌动,各大势力对王位都虎视眈眈。萧燕燕虽然是女中豪杰,但是她能够亲信的人马也不过是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和韩德让等少数人马而已。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分别掌管南北院,算得上是手中握有重权,但是契丹各大亲王手中的实力也不容小视。现在萧燕燕根本不敢妄动,若是她全面和大宋开战的话,一旦耶律贤死去,或者是国内局势有变。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又抽身不开,各大亲王再拖拖她的后腿,这个女人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对于萧燕燕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在战场上和大宋争一日之长短,而是稳住国内的局势,培养亲信势力,扶植自己的幼子。这么多事,每一件都不好办,萧燕燕哪里还有精力在高丽与我大宋纠缠?”谢慕华自信的说道。

“那高丽国如今的实力”源禾心中一动,也问了出来。

谢慕华回头看了看昂立在自己身后的禁军战士,笑道:“贵**队和我身后战士的差距,就是高丽军队和贵**队的差距!”

源禾野心勃勃,这些年来也搜集了不少高丽的动向,对高丽的形势多少知道一些,高丽的水师实力只能说是一般,不但跟大宋没得比,跟日本比也有所不如。步军受困于高丽狭窄的地形,不利于大兵团迂回作战,所以高丽的步军人数不是很多,说到训练,也只是平平而已。装备更是没法说,日本兵好歹还有竹甲,高丽许多士兵甚至披一块牛皮就上阵了。一字记之曰——穷!

“那就预祝大人旗开得胜。”源禾不失时机的举杯祝贺。

谢慕华笑呵呵的举杯回敬。

一旁平上雄和藤原助之介心里都活络开了,源氏之前已经抢了他们的先,用金矿的开采权换来了大宋的军火支援。要是自己再继续落后下去,只怕将来源氏一跃成为日本第一大门阀,自己想翻身就难了。眼前这位大宋的要员,要是不好好巴结巴结的话,等着将来吃后悔药么?

平上雄和藤原助之介也不是鲁莽之辈,但是谢慕华说的也是实情,大宋讨伐高丽虽然不可能倾尽全力,但是辽国也不可能全力支援高丽。而且高丽是日本眼中最好的大陆跳板。错过这个机会,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谢慕华有意无意的看了看平上雄和藤原助之介,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深意,急忙异口同声的说道:“大人,既然大宋要讨伐高丽,不知可否相助一臂之力?”

【第九十六章 驱虎吞狼】

谢慕华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如果自己要求日本人也出兵,就失去了意义。让日本人自己贴上来,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少支付给日本人好处。

“如此啊”谢慕华为难的踌躇道:“攻打高丽是大宋和其藩属国之间的事。要是日本出兵相助,好,自然是好的。只不过到时候难免给人一种两个大国一起讨伐高丽的感觉,这样的话,只怕是不太好!”

看到谢慕华有意推辞,藤原助之介开口说道:“大人不必推辞,不说日宋两国世代交好。这一次日本只不过是个平秀正作乱而已。他现在的兵力不到万人,只能龟缩在九州,不敢踏上本州半部。区区之患,不足为惧。我们大日本想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