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1/4页)

“这些日本人还是有些用的!”谢慕华走上海滩,远远的看着,沉吟道。

杨延彬点了点头:“相公说的是,日本人这种拼命的打法,倒是省却了我们不少力气。他们的战术、武器、盔甲都不能和大宋同日而语。不过禁军现在主要实力还需要针对契丹人,不能分心在高丽上,否则的话,又何须日本人来助阵!”

谢慕华本想说话,动了动嘴唇却有闭上了嘴,若有深意的眼神看向杨刚正,却只见杨刚正也在对着自己微笑。谢慕华心中宽慰,自己的一番苦心,总算是有个人明白的!

【第九十九章 请罪】

白江村一日之间失手,大宋和日本联军踏上了高丽的土地。攻克白江村之后,全州、大田、清州直至王城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高丽王室震动,宣和大王原也预想过会遭到大宋的报复,但是没有想到来的居然这么快,不仅是大宋的军马来了,就连日本人也跟着来趁火打劫。若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之前在开城府和辽军作战,十万辽军就像屠杀机器一般,将高丽的有生力量绞得粉碎,无数军士死在阵前现在想要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却是难的很。

“大王”兼司仆崔圭泰低着头禀告道:“大王,全州那边已经送来了最近军情。一路扶桑军队约有万余人,直逼全州。另一路扶桑军队声势浩大,约有两万余人,越过全州,直接朝大田进发。要是被他们攻克了大田,那王城可就危险了!”

宣和大王刚刚即位,还是个颇为年轻的君主,脸上的胡须不是很茂盛,一听这话,有些惊慌:“兼司仆,这可如何是好啊?”

兵曹判书(类似于大宋兵部尚书)郑集山躬身道:“大王,现在全州守军不过两千,大田守军只有区区一千五百人,无论如何也不能阻挡扶桑军队的前进。臣恳请大王迁都以避难!”

“迁都?迁去哪里?”宣和大王已经没了主见。

现在用的这些大臣都是他的父亲给他留下来的老头子,虽然说在忠诚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他们很怕打仗。主战的多是年轻人,但是官职不高。这些位高权重的老干部一听外敌入侵,第一个念头就是求和。

上次契丹人入侵的时候,宣和大王力排众议,任命年轻将领在前线阻挡辽军的进攻,最终被打得惨不忍睹,数万高丽子民横尸遍野,有几座城被契丹人屠城,十室九空,找不到人了。这下,可被那些老臣子找到了借口,二话不说就劝宣和大王请降。宣和大王原本有意朝大宋求援,但是老臣子们已经吓破了胆。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大宋的实力和契丹也就是伯仲之间,既然如此,奉大宋为宗主还是奉大辽为宗主并没有什么区别,又何必舍近而求远呢?宣和大王听了他们的意见,这才下定决心脱离大宋,向辽国臣服。

但是经过这一次之后,宣和大王的胆子也算是彻底没了。眼下一看宋军打了过来,就已经是失魂落魄了。

“江门岛!”郑集山厉声说道:“只能去江门岛,在高丽,我们坚壁清野,和宋军长期周旋。江门岛地势险要,谅他们也攻不上来。时间一久,宋军粮草不济,他们就地取粮又取不到,只能退兵。咱们再向大辽国求援,辽军精锐只需要来个两三万人就可以将宋军打得落花流水!”

兼司仆崔圭泰喝道:“万万不可。不知道郑判书到底看没看白江村送来的战报,宋军已经今非昔比,江门岛那样的地方,是不是能挡得住宋军的火器,那可难说的很。现在战局还不明朗,你就说这样的话,岂是在说高丽必败么?”

郑集山冷笑道:“上次辽军打来的时候,兼司仆大人似乎也是这么说的。后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高丽是小国,国力不足以和强国对抗,要是一意孤行,就是把整个高丽拖入死地。”

兼司仆崔圭泰一时为之气结,但是他身为保卫国王的武官,一力反对迁都,也让宣和大王有些为难。于是将眼光投向阶下群臣。

忠翔府正郎金云浩出班奏道:“大王,眼下之际,要是和大宋为敌,实为不智。以臣之见,现在的都城开城府,短时间之内可保无恙。扶桑军队也不过数万人而已。长途跋涉来到高丽,加上连连征战,必然疲惫不堪。可三管齐下!”

“怎么个三管齐下?”宣和大王急忙问道。

金云浩朗声说道:“首先,高丽要向大宋请罪,拖住大宋进攻的步伐。其次,马上派人去上京面见耶律休哥大王,请他出兵相助。其三,坚壁清野,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全国动员,只要年满十五岁的男子必须入伍。从全州开始到汉阳府一线,鸡犬不留,退守大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