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 (第1/4页)

们两国,此时应该摒弃前嫌,携手共度难关才对。”

萧月影出乎意料的没有反驳谢慕华,其实她也明白这个道理,所谓战或和,都是国家利益的博弈而已,现阶段,萧燕燕需要把精锐的军队都抓在手中,又怎么会跟人开战呢!

看萧月影默不作声,谢慕华接着说道:“辽国最精锐的莫过于皮室亲军,这一支军分别在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的帐下。耶律斜轸身为南院大王,坐镇南京,他手下兵马是要防备定州镇州一线的宋军,你也知道,在幽燕前线,大宋的禁军和厢军加起来有接近十万之众。一旦发动起来,随时可以从开封府再动员十万大军去。那我问你,若是上京有事,耶律斜轸是不是要调兵回去?那幽州他还守得住么?”

萧月影轻轻咬着嘴唇,这一番话,其实已经打动了她,低声说道:“南院大王不能轻动。”

“北院大王也动不得。休哥在高句丽被我击败,回去之后就遭到耶律沙等人的弹劾,现在虽然没有被剥夺兵权,也被分割去不少权力,尤其是北院的辽国精兵,现在各有统属。休哥只能凭着自己的威望来弹压,一旦出现内乱的话,没有耶律斜轸回军支援,休哥自己可是支持不住的。到时候,萧皇后孤儿寡母,可就困死上京了。”谢慕华越说越是大声。

“哦?不知道谢相公什么时候对我们大辽的事情如此关心了?”萧月影反问道。

谢慕华苦笑道:“你当我真的想死么,辽国谁当皇帝我无所谓,但是萧皇后能掌权的话,她是个明白事理的女子,短时间之内,大宋和辽国可保无战事,大宋的百姓,实在很需要休养生息。可要是换了个穷兵黩武的皇帝,北方疲于征战,对于两国可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想和辽国做个交易。”

“什么交易?”萧月影追问道。

“辽国放弃对李继迁的支持,换取我对萧皇后掌权的支持。”谢慕华轻描淡写的说出这句话,在萧月影的耳中,却是石破天惊。

【第二十章 谈判】

“你以为你就可以干涉辽国了么?”萧月影毫不客气的看着谢慕华,一双冰冷的美目,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谢慕华双手都被捆住,无法动作,只是淡然一笑:“那倒不是,不过耶律斜轸想要抽军回到上京,就要大宋绝不进攻幽州才行。否则的话,就算他保住了萧燕燕的地位,最后也难逃失去幽燕的命运“

萧月影轻声一笑:“这么说起来,你们宋人倒是不准备趁火打劫了?你们不是一直都想夺取幽燕,在战略上取得对大辽的优势么?”

谢慕华活动了一下被绳索捆绑的紧紧的手腕,但是粗糙的麻绳将他的手腕已经勒成了紫色,血液许久流通的甚慢,几乎已经失去了知觉。勉强动了几下,谢慕华说道:“要是耶律斜轸挥军回援,幽燕,我们大宋自然是志在必得。但是夺取幽燕,有利也有弊。从长远利益来看,自然是好事,但是短时间内,却没有这个必要。我之前已经说过,萧燕燕掌权的话,对两国都是一件好事,要是换了别人,我可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你巧舌如簧,说了这半晌,无非就是为了不让我杀你。那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主意?”萧月影冷笑道。

谢慕华诚恳的说道:“西北现在已经乱成一团麻,李继迁是绝对没有能力独立的。就算现在给他十万大军,再给他足够的粮草,他也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北王。党项人要想在西北永远立足,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大宋不断的在西北犯错误。否则的话,只需扼住党项人东进的路线,固守怀州,将边境封锁,用一二大将,统帅数万雄兵。不出数年,已经习惯了安逸生活的党项人,必然自乱。辽国想要在大宋的西北扶植起一个能够和大宋对抗的政权来,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数十年源源不断的投入,就算以辽国的国力,也未必能支付的起吧?”

“辽国还是以畜牧为主,农耕只是在幽燕等少数地方能够耕作。这就注定了辽国无法和大宋的后勤相抗衡,你们还是只能指望在荒年的时候来大宋劫掠,用战争来消灭人口,和缓解各个民族内部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扶植李继迁,无疑是给辽国人本就沉重的负担上又加了一块石头。而且,现在辽国国内,汉人,契丹人,渤海人这许多民族都并不平等,萧燕燕有心要消除民族之间的互相敌视,但是她若是不能掌握大权,就只能看着那些贵族元老把持朝政,国内的矛盾一旦激化,再想对外用兵,岂不是痴人说梦?”谢慕华看着萧月影的眼睛侃侃而谈。

萧月影并没有做声,轻轻的咬着嘴唇,反复思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