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1/4页)

。二十万大军整整二十万大军,那是父皇一手打造出来的雄狮。大宋南征北战,靠得就是这二十万大军。一夜之间,不知道葬送了多少”

赵德昭眼角渐渐流下眼泪来:“皇后,那二十万大军,才是最忠诚的军队,才是大宋的立国之本。虽然说,咱们大宋要重文轻武,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文官若是要作乱,怎么也不可能比武将的危害更大。而且,他们要是有什么异心,朕马上可以调集那些平素被他们压制的武将迅速平乱。而武将因为禁军的制度,也很难造反,咱们赵家的皇位就是稳稳当当的。可是幽州那一仗,把二十万禁军给毁了”

王皇后默默的听着赵德昭的话,她知道,这位皇帝实在已经憋了太久,他需要发泄出来心头的郁闷,否则,就无法再坚持下去。

“没有了那二十万禁军,看起来无关紧要,朕可以组建三十万,如今已经接近四十万的大军。可军队,毕竟是要在铁血之中锻炼出来的,不是在军营里拿着刀枪挥舞几下就成了无敌雄狮。打交趾的时候,朕是想要谢慕华有些功劳,好安抚人心,没想到他一下子就把交趾和大理全拿下了。那时候,朕就在想,到底是不是还要用他领军,这个人,将来朕是不是还能控制得住?”

赵德昭苦笑着说道:“可是朕没有想到,就算把他放到江南做安抚使,他也做的与众不同。跟扶桑的交易,让大宋的财政为之一振。引入了占城稻,让朝廷有了足够的余粮去应付军队和灾荒的开支。更重要的是,谢慕华驱狼吞虎,让扶桑和高句丽血战。大宋渔人得利。将叛乱的高句丽轻松拿下,不仅如此,还在高句丽破了耶律休哥不败名将的名头。谢慕华,那时候已经是朝中第一人了,不做第二人想!”

“古人云,时势造英雄。或许他有这个运气,党项人作乱的时候,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愿意去的。还是逼着谢慕华去。朕那时候明白,他去了党项,要是不立功便罢,立了功,就是要跟朕决裂的”

赵德昭侧过脸来,静静的看着王皇后:“你可知道父皇是怎么得的天下?”

黄袍加身的故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王皇后默默的点了点头。

赵德昭叹息道:“功高震主,又得军心。大宋千锤百炼的军队,集于一人之手。那人就是谢慕华。这样的人,朕如何不防?就算他没有异心,他的部下是否贪图富贵,是否想要那从龙之功?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若是谢慕华没有反心,不如官家再给他一次机会吧?”王皇后轻声说道。

“不行,朕不可能给他机会!”赵德昭脸色一冷:“任何试图挑战皇权的人,无论他是有心还是无意。都绝对不能宽容。如今的谢慕华已经不是当初拥立朕那时的谢慕华了。他和朕,已经到了决裂的时候,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将这道裂痕沾上。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王皇后正摘下头发上的珠花,听到赵德昭这句话,手腕一震,珠花跌落在床上,滚了几滚,消失不见

【第四十一章 年轻的心】

冬天的第一场雪从大辽国的草原开始,直到大宋境内的淮河流域,到处是一片苍茫。代州城里的百姓也懒得出门了,街上稀稀落落的就没有多少人。谢慕华在一众官兵的簇拥下回到代州,走进高耸的城门,谢慕华深深的吸了口气,这一行,无惊无险,到底是安安稳稳的回来了。

在代州城里,谢慕华有自己的宅子,本来杨继业驻守雁门关的时候,在代州就有房子。谢慕华却不想住在那里,或许是因为现代人的思想作祟,总不愿意去住在老丈人家里,显得就像是上门女婿似的。在离杨府不是很远的地方,谢慕华又重新从一个小财主的手中买了个园子。说起来,这园子占地不小,里边的布局装饰颇为精致,市值也应该有个三四百贯。不过,小财主一看是谢慕华要买,哪里敢开价,半卖半送的提了个二百贯的价格。还是谢慕华自己硬塞给四百贯。现在的谢慕华,有钱!哪里会像当年那样,在乎区区数百贯的数目?

驻守在这里的侍卫,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忠诚自然无可置疑,在五郎长时间的督导之下,这些侍卫就像后世的保护证人组的干警一样,随时准备为了谢慕华付出自己的生命。不过,他们依然是在外围的卫士。这座小园子里,还有一个地方,是只有谢慕华才能进去的。

如今,谢慕华就施施然的走了进去,几个高大魁梧的汉子并没有拦着谢慕华,目送着他朝院落里的小厢房走去。推开厢房的门,一个身材修长的女子,静坐在窗边,脚侧放着一个暖炉,正呆呆的看着手中的书本发呆。

“看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