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 (第1/4页)

除夕的脚步距离大地越来越近,开封府的街头相比较过去更加热闹了起来,大人带着小孩买着年货,媳妇们提着篮子去扯上几尺布给孩子们做些新衣服。哪怕是再穷的人家,过年的时候也要割上一斤肉来开开荤。小商小贩站满了大街,往日天黑就关门的店铺也加班加点的干活,点着蜡烛也要陪客人周旋到底!

开封府已经很久没有下雪了!每天都有些闲汉懒洋洋的在街边晒着太阳,闲话家常。老百姓对皇家的事情总是比较热心。皇后被废,也是大事一件。虽然这些市井闲汉不敢高谈阔论这些事情,可是私下里议论几句,总是免不了的。

然而,平静的开封府内,时时刻刻暗流涌动。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了赵德芳的府邸之中。新任开封府尹赵德芳,住的还是他在开封府的老宅子。如今赵德芳住在这里,他也知道,附近必然有许多被皇帝安插下的眼线,不过,赵德芳也不介意,越是有人看着他,越是让他知道,皇帝对他有多提防!

并且,赵德芳还可以经常制造一些假象,故意放出一些风声到皇宫里去,刺激一下自己的皇兄。不过,今天这位来到赵德芳的府邸的贵客。赵德芳可不敢让他大摇大摆的走进来,也不知道在后门那里走了多少个弯路,才悄无声息的混在买菜的家丁之中走了进来。

幽深的小院子里,赵德芳紧张踱着步,小门吱扭一声被人推开,打破了院子里的寂静。赵德芳一回头,看到一个男子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随即快步走上前,伸出头去朝院子外看了看,只见外边一个人也没有,自己的左右亲信都在远处戒备。这才放下心来,将门带上,笑呵呵的看了看那男子说道:“王兄许久不见了!”

那男子恭敬的施礼道:“王爷说笑了。在下哪里当得起?”

“话可不能这么说,怎么说,你也是当今国舅呢!大家都是皇亲国戚,叫一声兄长又能如何?”赵德芳拉过那男子,两人在院子里的石桌前坐下。赵德芳叹息道:“王兄这次回到开封府,为的也是令妹的事吧?”

这男子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什么国舅?如今已经不是了!”他却是王溥的儿子,王亮。这位王亮如今也不过是不到四十的年纪,可是做事大有乃父之风。行事稳健,待人有礼。在王家的几个儿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太祖时,就考取了进士及第。如今在西京洛阳做官。

“家父气得差点就过去了!”王亮无奈的摇了摇头:“深宫之中,消息封闭。好歹我们王家在宫中还是有些门路的,听到一些动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若是王爷知道,便知会一声!”

赵德芳并不是傻子,这么多年来被自己的兄长提防,早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要说王皇后在宫中也不少日子了。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亲信?王亮在开封府的故交满天下。又怎么会轮到来问自己是什么具体情况?这问话,八成是假的。是来试探一下自己的态度才是真的。赵德芳心中一想明白,脸上的笑意就渐渐浮现了出来。

“王兄!”赵德芳诚恳的说道:“这件事要从绿荷入宫开始说起”赵德芳对这件事知道的还挺多,一口气将绿荷入宫,得到赵德昭宠信,后来又要立德妃诸般事宜一并都和王亮说了一番。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说到激昂处,拍案而起!简直是感同身受,愤怒不已!

王亮看着赵德芳还带着盈盈泪光的脸,心中一阵不屑。其实王亮这次根本就不想和赵德芳合作。这个纨绔子弟,在开封府的时候名声就很一般。既然王家已经决定了要做大事。就绝对不能和这样的人为伍。可是王家实在已经没有什么好的选择了!

按照王溥当初的想法,最好的结果就是将赵德昭废去,改由赵德昭和王皇后所生的儿子来继承皇位。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赵德昭的儿子们,年纪都还很小。在朝中没有根基。无非就是有几个老师可以常常见面。假若王溥所谋成功的话,势必要导致外戚专权,太后垂帘听政!但问题就在于,大宋的制度已经形成,王家想把权力一把抓过来,会导致所有势力的反扑。最终的结果,王家只会死无葬身之地!这,本来是一个对大宋伤害最小,而且最不会引起士大夫阶层反感的办法!只可惜,无法使用!

而王亮却不这么看,他以为,与其这样,不如联络外边有实力的人。像河东路的谢慕华,以及西北的石保庆等等。必要的时候利用当初在福建两广布下的人手,南军北上,将局面控制住。把权力下放到中书,将赵德昭架空。这个提议,马上遭到了王家所有人的反对。首先就是王溥,他是绝对无法忍受再次对谢慕华低头。其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