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吨。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准备就绪,便开始寻找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了。1894年春,朝

鲜爆发了大规模的东学党农民起义,起义军提出了〃逐灭洋倭〃、〃尽灭权贵〃等口号,反映了

这次起义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日本政府早就蓄谋发动战争侵略中国和朝鲜,随即派兵进行镇

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日本派赴朝鲜的侵略军已达一万人左右。

日本企图发动侵略战争的阴谋虽已昭然若揭,但满清政府却不积极采取有效的抵抗措

施,仍然梦想依靠第三国迫使日本从朝鲜撤军。当时,日本政府是得到西方帝国主义支持

的,而且在军事上又处于优势的地位,于是决意挑起这场侵略战争了。

1894年7月23日,侵入汉城的日军悍然发动军事政变,攻进朝鲜王宫,拘禁了朝

鲜国王李熙;两天之后,即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牙山口外的丰岛附近不宣而

战,对援助朝鲜的中国北洋舰队发动了海盗式的袭击。

丰岛海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大造舆论,极尽颠倒黑白之能事,把自己对中国军舰发动

海盗式的突然袭击的丑恶行径赖得一干二净,反咬一口,说北洋舰队进攻了日本军舰。

中国军队增援朝鲜本属军事机密,日本又是怎样获知的呢?原来,窃取运兵计划的日本

特务石川五一,受日本大本营参谋总部的派遣,早就悄悄地隐蔽在李鸿章的外甥天津军械局

总办张士珩的衙门里。石川五一又名义仓告,来中国多年,化装成中国人,一向住在外国租

界,以洋行职员的身份作掩护,进行特务活动。他买通了张士珩的书吏刘芬,搞到了中国的

运兵计划,便报告了驻天津的日本海军武官井上敏夫。

7月22日,日本大本营接获情报后,当即命令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在第二

天率〃松岛〃、〃千代田〃、〃桥立〃等十五舰军舰从佐世保港向朝鲜海岸进发;在双方没有宣战

的情况下,日本海军根据日本政府的命令,对中国舰队进行了卑鄙的海盗式的突然袭击。

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就这样揭开了。

丰岛海战后,东条英机的父亲协助参谋总长川上操六大将,一面休整侵朝的陆军部队,

一面改编海军舰队,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甲午战争的结果,是拥有大小舰只四十多艘的北洋舰队,在刘公岛全军覆没。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派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协》。主要内容:第一,中国承认朝鲜完全〃自主〃;第二,中国割让台

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第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第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第五,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领

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第六,平面的最惠国待遇;第七,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

服务的汉奸分子。

《马关条约》的签定,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同时也大大助长了日

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甲午战争后,东条英教名声大震,以〃智将〃闻名海外,被誉为日本陆军的〃天才〃。在1

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又为日本打败沙皇并取代其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立过〃显赫战功

〃。后来,因日本军阀内部派系斗争,与当时的陆军大臣、长州军阀的巨头寺内大将不合,

以中将身份退出现役。晚年著有兵书《战术麓之尘》,被称为日本〃陆军之宝典〃。

东条英机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并在他的军阀父亲的熏陶下长大的。当时东条英教

一家住在东京四谷区须贺町。英机从小就是一个顽皮而倔强的孩童,在学校念书,功课一向

不好,是个不爱用功的淘气包,玩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

父亲东条英教觉得有必要改变他的这种顽童恶习,从他七、八岁起就严加管教。其中有

一条是:吩咐他做的事必须完成,否则不予放过。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早上,父亲吩咐

东条英机拔掉院子里的草,可是他只顾玩,竟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