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战况一天比一天遭,墨索里尼的懊丧情绪与日聚增,对于〃领袖〃的心情齐亚诺作了如实

的记录:

12月23日:

“这一天没有任何令人高兴的情况,只发现领袖对星期六的撤退很气愤。这次的撤退与

卡瓦莱罗的期望相反。”

12月25日,圣诞节

“领袖心情忧郁,并又谈到阿尔巴尼亚局势。显得比平常更疲乏,我很难过。领袖

的精力是富源。已不想卡瓦莱罗了。”

12月27日

“阿尔巴尼亚情况依旧希腊人再次抢先进攻,我们是不会感到吃惊的。”

1941年1月份,局面并没有多大改变,中旬,英、意在交战过程中,英国舰队的1

艘航空母舰和2艘驱逐舰受创起火。墨索里尼为这小小胜利惊喜若狂,认为时机好转,又增

派两个师的兵力开往希腊。但墨索里尼又错了,一连几天得到消息又是失败、退却。

1941年1月18日,墨索里尼乘车到德国的普赫车站,与希特勒进行政治会晤,以

探讨希腊局势,由于战场的一再失利使墨索里尼无精打采,又有一种丢人现丑之感。但希特

勒并没有像墨索里尼想象中的那样当众责备意大利战场的失利,却表现出〃即客气,又热诚〃

的态度。两人进行了大范围的讨论。

会谈结束,双方言定,轴心国绝对团结一致,应在巴尔干半岛共同前进。会谈结束,墨

索里尼的精神为之一振,回国后立即抽调7个师团、飞机219架对希腊展开猛烈进攻。妄

想在希特勒介入之前夺取希腊战场的胜利。

1941年2月29日,保加利亚参加了三国条约,法西斯阵营中又加入了一个新伙

伴。3月25日,南斯拉夫在德国法西斯威胁利诱,软硬兼施,加入法西斯阵营。

1941年4月,墨索里尼在帮助德国法西斯攻下南斯拉夫后。立即回头在德国人的帮

助下,开始一路向希腊杀来,在德国猛烈打击下,4月23日北部的希腊军队向德国投降,

随即也向意大利投降。4月27日,德国法西斯的军队开进雅典,4月底希腊被占领了(克

里特岛为英国控制)。墨索里尼在德国人的帮助下,终于可以走在雅典城内了。

德意法西斯两国从开始勾结之时期,就勾心斗角,互相倾轧。在征服南斯拉夫和侵占希

腊之后,这种矛盾越演越烈了。

在〃被蝗虫吃光的年代〃,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就存有染指巴尔干半岛的野

心。德、意出现了矛盾,1934年2月17日,意大利伙同英、法两国发表维护奥地利独

立的联合宣言,想以此来对付希特勒德国。

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后,就命令党羽在奥地利境内大肆进行恐怖活动。奥地利

此时已在意大利墨索里尼保护之下,奥地利国王把这件事情报告给墨索里尼后,墨索里尼即

刻叫希特勒赴威尼斯宫与己会晤。由于当时希特勒新政不久,还不是墨索里尼的对手,只好

前往威尼斯宫去见这位意大利独裁者,并以其滔滔雄辩之口,说服了意大利的专制魔王。奥

地利问题解决后,由于种种原因,两个法西斯党首只好求同存异。但是在巴尔干半岛仍存在

不少矛盾,尤其表现在南斯拉夫问题上。

南斯拉夫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中部和西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奥地

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毗邻。多瑙河贯穿南斯拉夫全境,在

巴尔干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南斯拉夫很早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后,意大利法西斯在政治上孤立

它,德国法西斯却在经济上进行渗入,加速了这个国家的分裂,并使平地位在欧洲下降。国

内的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互相仇视,内战不断。克罗地亚分裂分子在意大利法西斯支持

下,要求克罗地亚族人从南斯拉夫国脱离出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对贝尔格莱德政府进行威

胁和利诱,要其加入轴心国,但新任首相茨维特科维奇却想保持国家独立。

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