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为了尽快拿下斯大林格勒,希特勒不顾苏联战场客观形势的发展,一味强调要加快进攻

速度,而把事实上存在的危险看作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从而在心理上给自己以自欺其人式的

安慰。

其实,在当时稍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斯大林把150万大军用于斯大林格勒和顿

河侧翼,将会出现怎样的一种局面。而向希特勒指出这一点的哈尔德将军,却换来了撤职的

结果。

在同一时间,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已经着手制定围歼斯大林格勒地域德军的反攻计划。

此时,德军最有战斗力的保卢斯第6集团军和霍特坦克第4集团军,被拖入斯大林格勒地域

的消耗兵力的战斗后,已经没有能力完成夺取城市的战役,陷入了绝境。

9月底,斯大林再次召集了最高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只有3人,最高统帅斯大林、最

高副统帅朱可夫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会上详细研究了准备反攻的所有条件,拟制了详

细的反攻计划。

在经济领域里,时间就是金钱,而在战场上,在军事斗争中,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

胜利。苏联红军赢得了时间,至10月底,仅一个月的时间,苏军最高统帅部便组建了一个

新的方面军——西南方面军,所辖的4个集团军全部是没有参加过大型战役的大本营预备

队。其他两个方面军也得到了大量的兵力兵器的补充。斯大林格勒地域红军的总兵力达到1

20万人,这样使得苏联红军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而德军随着损失的增加,又得不到补

充,其战斗力正在迅速下降。在激烈的较量之中,苏联红军正在战场上取得行动的主动权,

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的文章快要做完了。

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以100万兵力,13500门大炮、900辆坦

克和1400架飞机的强大战斗力,向德军展开猛烈反攻。

几小时后,消息便传到了伯希特斯加登,这时希特勒正在和他的最高统帅部的将领门欣

赏阿尔卑斯山上的风景名胜,享受着萨尔斯登堡山间的清新空气。留在腊斯登堡的新任陆军

参谋总长蔡茨勒将军打来的加急电话,突然打破了他们的宁静:苏联红军已从”“集团军群

的两翼发起了进攻,B一支占压倒优势的苏军装甲部队,在斯大林格勒西北的顿河沿岸,在

谢腊非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之间,全面突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阵线;在斯大林格勒的南

面,另一支强大的苏联部队正在猛攻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眼看就要突破他们的防线了。

蔡茨勒建议希特勒,同意第6军团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到顿河河曲一带,恢复被突破了的

阵线。这么一个建议竟惹得希特勒大发了一顿脾气。

“我决不离开伏尔加!我决不从伏尔加后退!〃他大声叫喊,事情就这样定了。

希特勒一时发疯作出的这个决定,很快就带来了灾难。他亲自下令第6军团坚守斯大林

格勒周围阵地。

希特勒及其随行人员于11月22日回到大本营,这天已是苏军发动反攻的第4天。前

线传来的消息愈来愈使希特勒坐立不安。南北两面的苏军已在斯大林格勒西面40英里顿河

河曲上的卡拉赫会师。当晚,第6军团司令保卢斯将军发来一份电报,证实他的部队已被包

围。希特勒立即回电,指示保卢斯把他的司令部迁入城内,布置固守,部队解围前的给养将

由空运解决。

苏军用近4天的时间,合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的一部分兵力,共22

个师,总计32万人。德军的退路被断掉了。按照保卢斯来电要求,每天空运的军需物资至

少须750吨。德国空军缺少足够的运输机,远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即使有足够的运输机,

在风雪交加的天气中,在苏联战斗机已占空中优势的地区,依照空运保证供给是难以做到的。

11月25日,也就是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被围的第4天,希特勒任命自己最信任的〃

天才〃,战地指挥官冯·曼施坦因元帅担任新建顿河集团军的司令。他的任务是从斯大林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