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沙滩之谜》

为此他想写一本有关在波罗的海航海探险的书,虽然当时他还没有把它写成间谍小说的构想,但1901年1月底之前,这一想法已基本形成,因为他给伯祖母弗林洛拉的信中透露了这个虽然还处于萌芽状态却愈益明晰的想法。

尽管伯祖母弗林洛拉给予他很大的鼓励,但奇尔德斯并没有立即动笔。几个月后他情绪低落地写信给她:“我还没有开始写那本有关波罗的海的书,我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反映这一内容。”然而1901年的冬天还没有过去,他就乐观起来了。他写信给巴兹尔·威廉斯——他既是奇尔德斯的朋友,也是他的同事,两人均是下议院的秘书:

哦,还是说说我那本书吧,你说我从未向你透露过书的内容。它讲的是一个有关快艇航行的故事。创作构想是一次我在德国海域航行时受到启发而产生的。我发现德国有侵略英国的意图。但我觉得这么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尽管是一种侦探小说的模式,但缺乏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有令人信服的事实。我十分勉强地在书中添加了一位妙龄女郎,结果发现此举反而使全篇逊色不少。我尚未与出版公司的雷金纳德·史密斯联系。

奇尔德斯终于写出了这部书的初稿,但对它的命运并不乐观。由于他超负荷地埋首笔耕,终于积劳成疾。尽管雷金纳德·史密斯答应书脱稿后就审看,但他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令他担忧的是《沙滩之谜》的情节和风格。他惟一满意的是书名。终于他将完成的作品寄给了史密斯。但没隔多久史密斯退回了书稿,要求作大幅度的修改。奇尔德斯闷闷不乐地照办了,虽然对史密斯所提的修改意见他没有一条是赞同的,但他还是准备在可以接受的条件下与他妥协。经过艰苦的改写,他终于达到了这一目的。

德国人的阴谋

无论是史密斯还是奇尔德斯都不曾料想到这本书会引起极大的轰动。小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奇尔德斯在弗里西亚群岛海岸边游航时产生的挥之不去的感受:他觉得曾经是世界中心的英国极易受到来自海上的侵略,尽管她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沙滩之谜》的情节主要是围绕两名驾驶快艇的英国人,无意之中发现德国企图侵略英国的阴谋。他们将荒凉孤寂的弗里西亚群岛,作为入侵英国未设防的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跳板。卡拉瑟斯——一名年轻的英国外交官员——非常懒散,喜欢让一帮俯首帖耳且又谨小慎微的水手驾驶着大型快艇远航,后来在海上遇上了沉默寡言的戴维斯,戴维斯驾驶着一条名叫“达尔西贝拉”的私人小船,这是一条与奇尔德斯的那条心爱的但笨重的“维克森”不同的船。

(图片两艘游艇在海上航行)

奇尔德斯的朋友大都能从戴维斯身上看到许多属于他的特点:不善交际,自我意识强烈,谦逊勤勉,多才多艺。其实在戴维斯和卡拉瑟斯身上都有奇尔德斯的影子:追求尽善尽美的戴维斯热爱荒岛,而卡拉瑟斯尽管好高鹜远但聪明能干。《沙滩之谜》受到了英国上上下下的欢迎:航海爱好者、侦探小说迷和政治家。约翰·巴肯拜读了此书后感触很深。也许这本书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因为巴肯自己很大程度上也是按照爱国“惊险”小说的传统写法进行创作的。他称奇尔德斯的这本书为“四分之一世纪里出版的探险小说中最精彩的一部而人物性格方面,我以为是我读到过的所有探险小说中最为真实可信的;北方阴沉沉的天空,延伸数英里的泛着泡沫的水域和潮乎乎的海滩都被描绘得妙不可言,完全可以和康拉德的任何一部作品相媲美”。对这部书评论家们也交口称誉,尽管情节呆板;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们尤其感兴趣,而且好生纳闷:奇尔德斯何许人也?他怎么对德国海岸线的情况了如指掌?

于是他们开始想知道英国未设防的沿海地区究竟有多么薄弱,果真像书中所暗示的那样,一支小小的舰队就能成功地在那儿登陆,并长驱直入。巴兹尔·威廉斯巴兹尔·威廉斯——当时的一位政治家。写道:“几乎没有人了解到这个戴着眼镜,瘸着腿(坐骨神经痛引起的)的不引人注意的矮个子过着一种双重生活,他悄悄地驾驶着一条单手操作的粗制小快艇在泰晤士河湾度周末,直到某一天偶然走漏风声。”在书中戴维斯发出警告:“我们并未严阵以待(针对德国),也没有注意它的动向。我们在北海没有海军基地,也没有一支北海舰队。我们最精良的战舰因吃水太深而无法在北海航行。更糟糕的是我们竟傻乎乎地把赫利戈兰德让给了德国,这是箝制北海海域的要地呀。”

奇尔德斯确信德国已意识到控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