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怪味云吞

引子

更新时间2008…9…25 20:05:31 字数:1513

江南一小镇上,一家伙见到有“地道广东云吞”上市,搞了一碗吃了一口后大骂:“TNND,怎么是这种味道?”店主喊来了做云吞馅的人,对方答道:“这馅,1000%地道一流,是按照正宗广东云吞的做法炮制的!”店主又喊来了做云吞皮的人,对方也答:“这皮又韧又薄,2000%的广东云吞特色,做的不好会你会炒我鱿鱼,我是何必呢!”那二人反过来问店主在汤里放了什么,店主答:“我刚做完一批怪味豆,还有些上好配料剩下,为避免浪费就一起放进去了。。。这配料可是地道的江南特色风味。。。”话还没说完,店主就被面前的三人三脚踢了门前的绿水沟,沟里还跑着当地特有的乌蓬船。

南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6月,宋太傅张世杰拥皇室举国南迁至翔龙府(今广东新会崖山附近),建行宫,立“草市”,驻军20余万。公元1279年,经过惨烈的崖海战役后,宋军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肩背宋少帝赵昺,携传国玉玺堕海自尽,宋室覆亡。宋亡之后,蒙古大军并无全部回撤,而是留下了数万人,保留军队建制驻扎在当地,表面上是在追杀宋室后人和朝廷要员,实际上这一切却做得漫不经心,以致经过元代近百年的腥风血雨后,宋室后人依然在当地好好的生活繁衍了下去,至今已经是枝繁叶茂,其聚居地成了一个很大的村子(今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霞路村)。那么,当年的数万蒙古军队到底在干嘛,后来结果又如何呢?史书并无具体记载,只知道元末时候,广东路副元师乌马儿急召这些军队北上支援,最后却了无音信,以为他们都被当时的农民义军消灭了。而从《新会县志》记录的线索看,当年的元军确实是有回撤:“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黄斌聚众反元,攻陷县城,元军皆撤,后为明征南将军廖永忠尽诛”。事实上,详尽的明史中记录廖永忠所诛广东元军总数不过数千,还有几万人都哪去了?

本故事并非历史小说,关于宋元历史也就暂时说这么多了。剩下来的篇幅,展现了该地区数百年后真实的民情风貌和奇闻怪录,并揭开了当年元军的“失踪”之迷。我也不知道如何定义这小说的性质,因为里面描写的都是真实的五邑侨乡风情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至于有些从老人口中得知的奇闻故事,大家就当故事来听吧。熟悉香港电视和好赖屋电影的人,可当这小说是《大地恩情》和《夺宝奇兵》的混合体。故事的主人公李立,从少爷哥到宋朝末代将军,再从宋朝末代将军到革命青年、土匪山大王,最后再从贫农摇身变为“资产阶级分子”。。。他的每一段人生都充满着问号和感叹号,而且,宋亡和民国的结束都在他的一系列经历中串成了一个传奇的怪味故事。

“云吞”是广东人对“馄饨”的叫法,薄薄韧韧的面皮里裹进各种上好材料,浇以上汤而成。广东人对云吞里裹的馅料和所浇的汤料非常注重,虽丰富多变,但都为了“好吃”。因此,表面都“差不多”的云吞,实际上可以做到“一种外表百般味道”,而且都很美味。而江南一带则有特产名为“怪味豆”,内里虽然都是蚕豆,但其表面用的材料却好像为了千方百计去掩盖蚕豆的味道,总之吃上去很不象蚕豆,味道怪异却又令人回味无穷。那么,“怪味云吞”又是什么味道?

本故事里,“怪味云吞”所含的人生哲理其实一直穿插其中。故事中的主人公出于一腔热诚,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往往都基于最好的出发点。然而个人毕竟是社会上单薄的一分子,个人的美好意愿只如皮薄馅美的云吞,而最终决定云吞味道的,还是时势这锅汤;怎样的时势就会煮出怎样的云吞,也许是美味也许是怪味的,这已经不是任何个体所能把握的事情了。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背景相关

更新时间2008…9…29 12:49:52 字数:453

曾经听父亲及村里老人说过许多故事,自然,那些故事都是各自独立的;

故事内容无不和新会这块大地相关,所以就有了关于宋朝灭亡、古兜山土匪等故事主线。既然是故事,其中免不了会有些神化夸张的色彩,只是在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想让这些神化的色彩喧宾夺主,玄幻色彩的存在仅为了加强故事的娱乐性而已;

总体来说,本小说更象是野史和山野故事的集合,而这些故事因为其独特的地域特性,几乎是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