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午间,李立二人就在墟镇上不失时机地饱餐了一顿烧鹅。酒足饭饱后,阿福提醒说:“少爷你知不知道,旁边霞路村里就有赵公祠,要不过去参观参观?只是去了之后,要到今晚,那些烧鹅再出炉的时候咱们才能回去了。”李立笑着说:“看你奸成这样,想吃烧鹅需要这样的理由吗?本大爷今天过来就是要吃烧鹅。。。既然有地方玩,当然也不放过,走!”

阿福到过附近的许多地方,认路自不在话下,不到一小时,就到了霞路村外的赵公祠,严格说应该是“宋宗室亲臣赵公祠”。

祠内“耿光堂”内供奉的是宋太宗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上柱国大夫赵逊崖。“逊崖殉崖,这名字多不吉利,摆明要殉于崖山了。。。”李立见此名字,站在外堂喃喃自语了起来。“不许在这里对先人不敬,”一把清如爽铃的声音从后堂传出来,“在我们这里,是讳谈先祖这名字的。”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随即出现在李立眼前。李立一见,觉得她脸容是如此熟悉,正挠头之际,那姑娘笑了:“你不正是那天滚进水沟的家伙吗?真可惜了你那袋烧鹅!”李立想了起来,脸都红了:“怎么算滚进去呢,严格说,是车子的制造工艺还没过关。。。”李立本想摆点少爷架势,却腼腆了起来,那天早上这姑娘的笑厣再次占据了他脑海。

注:古井烧鹅的烧烤工艺源自南宋宫廷,采用荔枝木烧烤是其特色,风味为地方一绝,极受港澳美食家们的推崇。

五。 群凶四起

更新时间2008…9…25 20:15:12 字数:7340

李立毕竟还是少爷哥一位,不一会就恢复了他有点死皮赖脸的品性。

“那么,敢问姑娘是否姓赵?刚才听你自称那逊崖大夫为先祖。”那姑娘倒大方的答:“本姑娘单名萱,至于姓氏,你猜对了一半。”李立觉得很奇怪,说:“不跟先人姓氏倒非新鲜事,但有猜对一半的姓到奇怪了,愿闻其详。”姑娘回答说:“其实你们今天来之前,早有一位老人告诉过我,因为平日这里是没人有那个闲心会来游览的。咱们还是一边走一边说吧,今晚之前要回到你们那边,有事情发生。”李立一听“老人”,马上猜到应该是那隐居道士,当下不敢怠慢,对阿福说:“再多理由也吃不上今晚那顿烧鹅了。”

那姑娘回后堂拿了两个包袱出来,一包扔给阿福说:“你们爱吃的,”一包自己背上,估计是衣物之类东西,并随手从墙壁上拿了一把剑。阿福接上包袱,马上闻出了是什么东西:“哇哇,新鲜荷叶香,还有酸梅香,里面一定是大肥鹅!”当下抱在怀里象捡了宝贝一般。

临走前,李立环顾四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的画像都似乎以期待的目光在端详着他。

路上,那姑娘接着说:“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说过发生在宋太祖赵匡胤开国大封上的一个故事,那不是传说,是真实的事情。当时在金殿上,华山道长陈希夷(正是他道出了赵匡胤会是天子,后来就有了陈桥兵变)赠了太祖一句谶语,说什么一汴二杭三闽四广,逢崖则止等,当时太祖正意气万丈,丝毫没在意道长的谶语。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一汴说的是开封汴梁城,二杭就是杭州临安城,三闽则是福建,四广就是这里,一语道尽了宋室数百年的气数走向。至于逢崖则止,你们知道就是这崖山了,而我先祖赵逊崖在名字上同样也是逢崖则止,殉国于崖山。”

李立插嘴道:“那为何你先祖姓赵你却不姓赵?别卖关子啦!”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崖海战役后,一来为逃避元兵追杀,二来这山呀土呀的字对赵家实在太不吉利,很长时间里,赵氏后人都改了姓林,名字里多带草木,以木克土。借助那地宫和周围村民的保护,我们的先祖才在元代九十多年的捕杀下幸存了下来。”

李立恍然大悟说:“那么你是叫林萱,那老人和从前赠地图的道长都应该是华山道长了吧!”林萱赞许的说:“原来你思考事情比你骑车要好,不过也只有女丁保留林姓,是为了纪念和感谢林姓族人,至于男丁,则在明代开始恢复赵姓了。”

李立想起老人住的树林和他的暗示,估计到他应该也是林姓的。“那么世伯又怎么称呼?”李立满肚子无赖,早已打起了另外的算盘。林萱明知他想的什么,也没拒绝他,“先父姓赵名子祥。”“怎么不叫林子祥或赵子龙呢?”李立开玩笑道。

在经过码头附近时,林萱对着奇石上镌刻的“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13个大字(后人所加上去的)注视良久,不知道她心里想的什么。李立则照旧对着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