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 (第1/4页)

“咱们就先不管这道观究竟建于哪一年了,总之很久就得了!再往后看呐,最邪门儿的,就是这道观的凌霄宝殿里有一个嗯有一口红色的棺材!大棺材,还没有盖儿,然后棺材还是透明的,还会发光,发红光!”

“我记得,好像是粉红色的光来着?”我回忆着插了一句。

“啧,这个不重要,waitasecond(等一下先),”兰彩妍冲我摆了摆手,又看着后面的碑文继续,“传说,这个棺材是一个什么什么祖师造出来的,它的用处就是将将将”

兰彩妍“将”了好几回,终于忍不住抬头问姜澜,这个“方丈”到底怎么解释?不是少林寺才有方丈的吗?这里可是道观!

“一样!”姜澜干脆回答,“僧道一家,这个称呼是可以通用的!”

“哦,”兰彩妍明了,“那就可以这样解释,这个红棺材是为了给那些方丈们死后登仙而用的,可是一口棺材怎么能给那么多人用?还有,后面的‘金身飘然,驭鹤仙年’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简单?”我立刻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给出了解释,“金身飘然,就是指方丈的尸体在进入红棺之后,就飘起来了,飘飘然嘛!驭鹤仙年,就是飞起来之后,老方丈就可以驾着仙鹤到神仙家去过年了!”

135、浩劫

可能是我的解释太过霸气,连春丫都被我给吸引了过来。

“没想到,这还是个神话传说!”我略带自嘲地哼了一声,而后冲正用白眼看我的兰彩妍说,“我看,咱们还是先把碑文全都读完,再下定论吧!”

碑文再往下,还有较为亢长的最后几段。我们这时也全都注意到,这尊石碑的碑文并不是写满了整个石碑的。到碑文结束的地方,只是用去了整座石碑的三分之二而已。而且,叫人蹊跷的是,这碑文似乎并没有完全刻完的样子。

“你们看,这后面的文字好像刻得较为仓促,笔力已经不如上篇那样有力!”在兰彩妍的指点下,我们很快看到,下半阙的碑文的确是刻得较为肤浅潦草,似乎刻碑人很赶时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面的许多文字更是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那时候,不用谁提醒,大家自然全都知道这剩下的碑文有多么得重要。兰彩妍急忙用袖子拂去了那里的尘土,继而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辨认起来。

起初的几段文字我们还能勉强看清,但到了后面,我们则需要很耐心地分析猜测,才能认出个大概其来。尽管文字很可能不太准确,但经过了一番努力之后,上面大致的意思,还是被我们给鼓捣了出来。

在介绍完了松涛观的红棺之后,后面的文字果然是着力描述出了一场——浩世劫难!

由于那些文字很难再用原文叙述,我便只能将其的大概意思翻译如下:

碑文说,在庚子年的岁尾,西北方闹了匪患,朝廷便命令西北一个什么什么府派出一支上千人的军队前来镇压。

然而,当这支队伍行至泷水河镇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在还未剿匪之前就在此地发生了变节。

据说,起因是当时那支军队的最高头目,一个叫做什么什么将军,他的家突然莫名其妙地被朝廷给抄了,他的家人也全都命丧当场。

将军闻讯大怒,当即率军反叛,打算杀回去替家人报仇。然而军心难定,他的将领还有士兵们可不想背上叛国的罪名而被诛九族,自然有人不服从命令。于是乎,军内随即产生了内讧火拼,当场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到了最后,军队溃散,将军就只剩下了自己亲信卫队百余人。将军眼见报仇无望,干脆就地揭竿而起,摇身一变成了官匪!

如此一来,泷水河镇的居民则就率先遭了秧。这帮杀红了眼的官匪当即就在镇里展开了令人发指的勾当。

虽然他们仅有区区百人,但是他们个个身经百战,武艺高强,镇上的护卫队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据碑文所说,这帮丧尽天良的官匪在占领了泷水河镇之后,就开始强奸妇女,烧杀抢掠,短短几天就将整个泷水河镇抢掠一空。

然而,在完事之后,那个贪心的将军仍不知足,竟然带着队伍杀上了——松涛观!

松涛观在当地名声显赫,历来香火旺盛。将军带人上山后,很快就将观内的珍宝抢夺到手,并且将道士们全都控制了起来。

贪心不足蛇吞象。已经抢劫了无数财物珍宝的将军居然还是不肯收手,没多久,他竟然又打起了那口红棺的主意。

红棺乃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