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恶狠狠的看了眼默娘,沈复心一狠,就对着顾同说道:“贤弟说得好,自古以来,人之所着迷者,无非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如玉美人这些事物,就是古之圣贤,也不能脱就其外。就是前朝的钦宗皇帝,不是也说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样的话吗?贤弟寒窗苦读十年,不是也为了一朝中举,满门荣华吗?可是就因为贤弟曾经得罪了京兆府的知府大人,十年来连个秀才都不曾考中,贤弟真的甘心这样蹉跎岁月下去吗?”

不得不说,沈复的这句话太具有鼓动性了,他所说的那些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如玉美人,也都太具有诱惑性了,想这世间男子,何人不曾有‘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美梦?

即使是自己,也不能例外。

顾同又想起为自己操劳多年的芸娘,想起了她对自己的心疼与照顾,为自己多年来的付出,难道自己就不应该在这乱世给她一份依靠吗?纵然这份依靠来得很是突然,甚至是留有后手的算计,不过机会就在眼前,他有哪里有理由去拒绝这一切呢?

嘿嘿一笑,顾同装作非常震惊的问道:“那却不知,大官人是要送我功名利禄还是如玉美人呢?抑或两者兼有?要知道小弟至今还未娶亲呢!”

一句玩笑话,到叫沈复和默娘听着都不是滋味。

他们没有想到顾同的‘*’会这么大。

那里有什么如玉美人?这如玉美人不就是在说她自己吗?默娘一念至此,连忙对沈复微微摇头,暗中示意,早早拒绝的好。

可是沈复却不是这样想。

在他看来,只要这个人有*,那就好控制,再说了,几日来,不仅是在顾同身上投下血本,自己在另外一边所下的血本可是要比这里的许诺多的多了。

只要自己的计划能够实现,区区美人又算得了什么?

沈复大手紧握,装作一副为顾同考虑的模样,一脸肃穆的言道:“只要是能够帮到贤弟,这些都算得了什么?就是默娘,你若喜欢,她要是乐意,我给你们俩牵线搭桥,这些都算得了什么?只要贤弟能够满足就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要是顾同还看不来沈复的打算不简单,那他两世为人,可就真的算是白白活了。

他看了眼默娘含羞带怒,一脸羞红欲滴的娇颜,一边为这个女人叹息,一边感激万分同沈复说道:“大哥,有你这句话,就是让小弟上刀山下火海,我都在所不惜,但不知大哥想要我做些什么?大哥直言吩咐便就是了~!”

言语之中,倒是未曾提及默娘,这让默娘心中暗暗轻松不少,不过也让她更加觉得,眼前的这个男子,决计不是那些没有手段没有心思的书呆子,此人不简单。

就在默娘的心思浮动之间,沈复不知顾同怀有的试探之意,犹自一脸自信的说道:“自从那天在和记米铺,观看了贤弟的风流才学,后来又从旁处打听,知晓贤弟至今还没有功名,我就利用这几日时间,托着关系,千般万般的出力,终于着人在签军之中,给贤弟你寻了一个绝佳位置,贤弟你可千万不能辜负了为兄的一片上好心意啊!”

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顾同倒还真没想到,沈复的心思原来是在让自己去签军任职。说的再白话一点,就是人家出钱已经铺好了路,让自己去签军做官,然后成为沈复沈大官人埋在签军中的一根线,心腹眼线。

对于签军,曾经研究过女真人历史的顾同,可是一点儿都不陌生,相反,还有几分熟悉。

史料记载,金、元间凡遇战事,签发所有汉人丁壮当兵,谓之签军。宋·汪藻《论侨寓州郡札子》:“比金人入寇,多驱两河人民,列之行阵,号签军。”《金史·兵志》:“故混源刘祁谓金之兵制最弊,每有征伐及边衅,辙下令签军,使远近骚动,民家丁男,若皆强壮,或尽取无遗。”《元史·世祖纪五》:“阿朮、阿里海牙因言:‘我师东征,必分为三,旧军不足,非益兵十万不可。’诏中书省签军十万人。”

读完这句话,相信每个人都会对签军的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

所谓签军,就是金、元两个朝代时期,因为女真、蒙古族士兵无法满足战争需要,于是便从汉人的成年男子之中,选取可用的壮劳力,编入军队,自成一系,用来弥补本族军队不足的状况。

可是签军的历史也是黑暗的。

多少汉家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