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1/4页)

“我王家有一批货物,欲从西京启运,往去乃蛮,却不知这一路之上,能不能和顾大人一道,却也好有个照顾?”

王蓉说完,似是怕顾同不答应,于是再次说道:“顾大人请放心,一路上的花费,该我王氏商行承担的,小女子绝对不会拖欠。”

王蓉说完,顾同顿感头大,带着几分不愿相信的语气问道:“王姑娘也要去?”

王蓉自然要去,这是她从太原一路风尘赶过来的本意,里面既有父辈的意志,更加有她自己的主张。

看出来了顾同眉眼之间的不情愿,王蓉心中一笑,不过面色却如当初,一点都看不出来不适,相反,她还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神情,向顾同说道:“原本是两位兄长要去,只可惜,家中临时有事,兄长不能北上,只好由小女子代行。”说到这里,王蓉又故作惊异地问道:“难道顾大人不喜小女子一道?若是这样,也不必为难大人,我自与族人守卫货物,却也能到达乃蛮部。”言语之中,颇多楚楚动人之态。

要是别人看到如此场景,只怕早已经许诺了下来,可是顾同,却从这位王姑娘的身上看到了一些非同一般的东西。

“好一招以退为进!”

已然识破王蓉心思,顾同那里还好在做推迟?加上心中也好奇这王家究竟意欲何为,顾同略作沉思,便颔首答应。

“王姑娘,我与你父亲,也算是旧相识,既然你有所请求,顾某人怎能不答应?只是此番,顾某身负皇命,乃是代帝巡守北疆,意义非凡,不可儿戏,一路之上,也不尽是走官道,所以只怕要比平常行商多些辛苦。”

顾同话如此说,一方面是提醒王家,再者,也是想要看看王家对于北上到底如何坚持。

果然,顾同才一说完,王蓉就迫不及待的说道:“不会不会,王家人吃得了苦。”说完,可能也是觉得自己便显得太过急切,王蓉故而平静了一番语气道:“只是跟着大军,寻一些安慰,其他的,倒也不怎么在乎,毕竟在这乱世,能有个庇护,是比什么都要好的。”

顾同看着王蓉这一番作态,心中提防之余,也寻思着,这日后的让人摸一摸王家的底,看看王家人到底是怀着什么心思。

寻思到这里,顾同又不禁想起在太原城的时候,王中立的那一番热情,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当初王中立又是夸赞,又是设家宴招待,他就有些疑心,现在看来,王家的水,也是很深的。

王蓉见顾同同意,自然高兴,只是却丝毫没有起身作辞的意思,反而落坐下来,和顾同又谈了起来,只是这次,言语之中,有意无意的竟然是打听起西京路兵马钱粮武器的事情,虽然王蓉问得小心,可是聪明如顾同,怎能看不出来她对于这些事情的热心?

顾同只装作没有发觉,捡着一些不重要的东西,也不做吝啬,悉数告知。

对于顾同如此回话,王蓉也是高兴得很,只是,当顾同突然问道王家这次北上和乃蛮人做的是什么买卖的时候,一向言语犀利的王蓉,竟然破天荒的结巴了起来、

“没、没什么,只是、只是一贯的生意,趁着春日,贩卖一些绸缎还有粮食到乃蛮,许多商人都在做,利润很大呢。”

说完这句话,王蓉又转变话题,闲聊了几句,询问了些北上的事情,就匆匆起身告辞。

看着匆忙离去的王蓉,顾同不置可否的一笑,暗中,却已经有人跟了上去。

金泰和二年(1202年)农历四月初五,利出行。

选定良辰吉日,酝酿将近一个月时间的北巡终于拉开帷幕。

因为此次是代帝巡守北疆,不同于以往北上作战,所以这次的排场,摆的很大。

虽然顾同对于仪仗这些东西,向来不是很看重,可是也不想被人说什么闲话,进而引起猜忌,所以也就听从了何方的劝说。

照何方的说辞,北地蛮子,没有见过中原威仪,要是看见大人这番排场,只怕是早就吓破了胆子,哪里还敢再多什么心眼,和大人做对?

何方的说辞,固然有些道理,可是顾同深知,对付那些所谓的蛮人,威仪这东西,远没有**裸的威胁来得直接。

蒙古人信奉实力,强者为尊,这是草原的法则。

那么这次北巡,他就打算,用麾下精兵强将,坚枪利矢,给蒙人好好上一课。

“四万精骑,铁木真,你觉得如何?”

点将台上,顾同放眼而望,四万兵马,呈四十个千人方阵排列,如此景象,一股豪气,不禁油然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