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1/4页)

语气支吾,在韩侂胄追问下,才慢悠悠说出:“欲得太师头!”韩侂胄恼羞成怒,连夺方信孺三官,把这位当时最出色机辩的外交使节贬到临江军居住。同时,韩侂胄恼恚地决定“有以国毙”,即把整个国家捆绑在他的战车上,意图同归于尽。这一不负责任的决策,自然引起了广泛的不安。反战派开始结成了联盟,代表人物是杨皇后与史弥远。

杨皇后是宋宁宗的第二任皇后,第一任皇后韩皇后于庆元六年(1200年去世,韩皇后为韩侂胄表亲,韩皇后死后,作为其曾叔祖的韩侂胄自然少了倚恃。当时在宁宗的嫔妃中,杨贵妃与曹美人俱受宠爱,宋宁宗赵扩久久拿不定主意让谁入主中宫。韩侂胄见杨氏为人机警而颇任权术,有点忌惮她,建议宁宗立柔顺易制的曹美人为皇后,同时竭力隔绝杨贵妃与外朝的通籍往来。杨贵妃知道底细后,从此便对韩侂胄衔恨在心而不露声色。嘉泰二年,杨氏略施心计,击败了曹美人,被宁宗册立为皇后。

对于韩侂胄大力支持的开禧北伐,这位杨皇后从一开始就以为失之轻率,表示反对,但是恼怒女真人的宋宁宗赵扩并没有听信她的意见。

史弥远是南宋孝宗朝名臣史浩之子,时任礼部侍郎,兼任宁宗皇子赵曮的老师,官衔是资善堂翊善。赵曮为燕王德昭的十世孙,宁宗生了好几个儿子都先后夭折,才立他为皇子的。翊善之职有利于史弥远通过皇子传达内外朝的消息与动向。他是主张议和的,而当时欲议和,非除去韩侂胄不可。要把这事搞定,以礼部侍郎的地位还差一截,必须借助地位更高的同盟者。开禧三年四月,被韩侂胄罢免的钱象祖再次入朝担任参知政事。钱象祖为相,史弥远立即与之结成反韩联盟。

暗藏心思的史弥远,在开禧北伐进入失败之后,历陈局势的危急,通过皇子赵曮的口说给宁宗听,还建议罢黜韩侂胄。宁宗听后并未不表态,因为一直依赖韩侂胄的他,担心离开了这一权臣,便会失去依靠。皇子赵曮在杨皇后鼓动下瞅机会再向宁宗进言,杨皇后也在一旁附和,宁宗仍是一言不发。但是心思歹毒的杨皇后担心宋宁宗会向韩侂胄出卖她的密谋,毕竟韩侂胄大权在握,若要反击,还是易如反掌的。于是,杨皇后决定找一个堪当大任的朝臣联手搞掉韩侂胄。她让其兄杨次山物色人选,次山找到了史弥远。

十一月,史弥远接到杨皇后指命,分别与参知政事钱象祖、礼部侍郎卫泾、著作郎王居安和前右司郎官张鎡串联密谋。张鎡是绍兴大将张俊之子,主张干掉侂胄以绝后患。杨皇后以宁宗名义颁御笔给史弥远与钱象祖:“韩侂胄已与在外宫观,日下出国门。殿前司差兵士防护,不许疏失。”钱象祖当夜找到了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出示了御笔,让他选派士兵诛杀韩侂胄。夏震在谋杀韩侂胄的政变中的地位作用,与绍兴内禅时郭杲相似,两人都位居殿帅之职。

次晨,夏震派出的部将夏挺率兵士将韩侂胄在上朝途中截获,挟持至玉津园夹墙甬道中用铁鞭击杀。大约就在对韩侂胄采取行动之时,杨皇后才向宁宗透露了消息,宁宗立即批示殿前司追回韩太师,杨皇后以死相威胁,向宁宗哭诉侂胄杀两国百万生灵,还要废掉自己与皇子,宁宗这才作罢。

以史弥远为首的政变派之所以必置韩侂胄于死地,是要以韩侂胄之死作为向金求和的筹码,同时也是为了登上权臣的位置。就在韩侂胄被杀的当天,钱象祖就将这一消息移牒金国河南行省。政变前派往金朝的王枘继续承担议和使命。金朝收到南宋诛韩的牒报,看出对手的软弱退让,便向王枘重申议和五款条件,强调必须以韩侂胄的头颅赎回淮南之地。

嘉定元年(1208年)初,王枘回朝转达了金朝函首的要求,宁宗御批“未欲轻从”。其后,二府宰执有过一次详议,侍从、两省、台谏官也有过一次集议,尽管有人指出送交头颅的做法有辱国体,但迫于所谓公论,宁宗无原则的放弃了自己的初衷,同意将韩侂胄枭首函送金朝。金章宗在京城举行了献受首函的庆祝仪式,将韩侂胄与苏师旦两颗头颅高悬在旗杆之上示众。

嘉定元年九月,宋、金嘉定和议终于达成,主要条款为:宋帝与金帝的称呼由侄叔改为侄伯;宋向金所纳岁币由二十万两匹增至三十万两匹,另致金国犒军银三百万两;宋金边界维持战前原状;宋向金函送韩侂胄、苏师旦首级。嘉定和议虽免去了称臣割地的难堪,但在双方关系与岁币数额上却比隆兴和议倒退了一大步,而函首乞和更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奇耻大辱。

回想整个历史上开禧北伐的过程,顾同即为历史感慨,也为制造这段历史的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