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1/4页)

们来,就是想问一问,诸位怎么看这件事情!”

说是问一问,可是顾同的语气更加的强硬,让人不得不相信,只要有人敢反对,那么下个瞬间,那些被抄家砍了脑袋的女真贵族就是他们的下场。

郭文振以及所有的豪强士绅们额头开始冒起了冷汗,流民、自由民是一个封建地主的支撑,没有了可以用来租佃的人力,空有土地,又有何用?

顾同的土地政策,可谓是釜底抽薪之计,屯田的租费,定然是比他们这些人私自定下来的佃租少,流民和自由民必然会成群结队的去官府掌握的屯田耕种,没有了新的劳力,他们自己的土地,必然会荒芜,而这种土地政策,真正冲击的却也是他们的经济命脉,试问,官府有了自己的粮食,谁还会来购买地主家的粮食,失去了军粮、官粮这两个消费大户,余下的市场,又能够消化掉多少粮食呢?

靠土地发家,靠土地作威作福,靠土地称霸乡里的豪强士绅们,不敢想象,没了劳动力,大片土地荒芜,收获的粮食没有买家的情景,瞬间,所有人都面色惨淡,甚至,双目含怒的看向顾同。如若不是顾同的强大武力威胁着他们,想必此刻,这些人就已经化作护食的恶狗,扑上去将敢于动他们命脉的顾同撕碎。

“王爷,你这么做,可让老夫一家,怎么活啊?”突然,一个操着蜀地口音的老乡绅,嚎啕大哭了起来,显然,老乡绅既不敢反抗,又不能抵制,只能以眼泪,作为抗议的武器。

可能是被老乡绅的声泪俱下所带动,瞬间,就有另外十几个小乡绅跟着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哀求顾同收回命令,好给他们一条活路。

但是,顾同巍然不动,他的眼睛,始终在那几个最顶尖的大豪强身上,这些人从刚开始就没有说话,自己将新的屯田政策拿出来后,这些人也没有做什么表情,显然,这几人,才是真正的大鳄,而他们所持的土地,以及土地之上的佃农还有城堡、私兵,都是他们敢于顾同做对抗的力量源泉,而这些人,也是真正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的支柱力量,如果这些人选择对立或者对抗,那么才安定下来的局势,势必又要成水深火热之势了。

深谙其中道理的顾同,知道戏不能再演下去了,于是抛开土地问题,将话题引到今日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他自诩可以打动这些唯利是图的财阀的关键之策。

“诸位,本王知道,流民以及自由民对你们的重要性,不过本王想着,用另外一个法子给你们一些补偿,或许,这个补偿,比之你们在土地之上的收入,还要大,还要多。”顾同说完,就卖起了关子,等着那些豪强们消化回味,却也是在暗中观察这些人的态度。

一旦这些人表现出不屑一听或者根本不为所动的话,那么顾同就知道,自己今天是必要动用武力,将这场筹谋推动成功,当然,有些人也一定要为此流血死亡。

好在,死亡的威胁前,豪强地主们还是相当识相的,他们没有愚蠢的继续嚎啕大哭,表示反抗,而是充满兴趣的看着顾同,想要看看,顾同手中究竟掌握着一张什么样的牌。

“王爷,既然您知道土地对于我们这些人的重要性,那么敢问,您打算用什么作为筹码,让我们放弃既得的利益,跟着你的政策走呢?”顶尖的几个财阀之中的上党人张甫起身,直直向顾同问道。

张甫的话,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因为只要利益足够,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那么顾同究竟会拿出什么作为等值的利益交换呢?所有豪强士绅,都心有期待。

第386章 财富(下)

张甫所问,无疑是落座众豪强士绅的集体疑惑,在张甫问完话后,所有人都看着顾同,等待着顾同所开出来的筹码。

顾同心中一声冷笑,为这些人的愚昧而笑,为了世人只知利而不知仁义而笑。

屯田利民,可强国强军,可富民富家,土地的重要性,比之流民、普通百姓,是生命,而对于豪强士绅而言,却只是可以用来交换的利益筹码,而这些人前仁义道德,标榜着儒家传人的利益既得者,在真正需要帮扶百姓的时候,却又往往反过来充当着社会改革的阻挡着。

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不就是因为得罪了保守派的利益,因为触碰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从而导致破产的吗?

顾同不想成为王安石第二,也不想成为范仲淹,比之这两位先贤,他实在是有着太多的资本,比如,军队,强权,在三晋、关中、巴蜀这一亩三分地上,他顾同的话就是圣旨,就是一切,只要他愿意,大可以派兵将这些豪强地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