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 (第1/4页)

叶适已经料到了顾同的来意,其实在和锦衣卫联系的时候,他就知道悄然来到临安城的顾同,定然会行除贼之举,现在听到顾同亲口陈述,叶适还是忍不住的多了几分激动。想他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却一直被主和一派打压排挤,开禧北伐的时候,才被韩侂胄擢升为了工部侍郎,本以为天下大势就此可以转变,却没有想到史弥远等人竟不惜发动政变‘‘‘‘‘‘

顾同的到来,让叶适又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可是,他却也明白,顾同入城,恐怕不是单单‘勤王救驾’那么简单。

想了一想,叶适直视顾同,向其问道:“晋王,您此来但只是为了除贼那么简单?”

叶适的话,让顾同心中微微一惊。

“难道他看出了什么?”

顾同斜视了一下叶适,见其正满脸好奇的看着自己,心中微微一震,暗想此人却是比想象中的还要难以对付。

正在顾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叶适的话的时候,叶适却突然放声一阵大笑。

“先生笑什么?”

“我笑晋王竟然会怕我一个糟老头子!”叶适摇头叹道:“世人都道晋王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好男儿,现在看来,却也不过是一个留心世间富贵名利的庸人罢了!”

“你!”驿亭之外,沈复听到也是竟然辱骂顾同,想也不想就想反击。

“沈复住口。”

顾同淡然一笑,打断沈复的话,然后看着也是说道:“先生说的不假,顾某正是一个留心富贵名利的庸人、俗人!”

本以为顾同会勃然大怒,却不料会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叶适微微不解。

看着一脸疑惑的叶适,顾同说道:“我在意富贵名利,非是为了一家一姓,乃是为了世间百姓,倘若世间之人,能够务实求进,不去谈那些虚名浮利,而是实实在在的追逐富贵,这又有什么不好呢?世间百姓,能够发家致富,则国家会因此富强,国家富强,就不会有外族侵扰,国泰民安,这又有什么不好吗?”

如果此刻有外人在场,一定会为了顾同的话震惊不已,可是放在道学家眼里,显得离经叛道的狂妄之语,叶适听罢,却是欣然认同。

看着叶适已经被自己的话语打动,顾同也不在遮掩,直说道:“国家陈弊许久,如果放让那些只讲修心养神的道学家当政,只怕几十年后,大好河山,会尽陷蛮夷铁蹄之下,不瞒先生,我此次南下临安,不仅只为铲除史弥远等奸贼,更是为了我大汉天下长久永存,先生,可愿意帮我?”

夜风拂过,叶适的心中,还在想着顾同的话。

叶适没有想到,顾同的思想竟然会跟自己的学说主张这样契合,“难道是为了骗我助他?”,叶适暗暗的看着顾同,见其目光平静,并没有半分的虚假,看到这里,也是终于明白了,顾同才是他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那个‘圣君明主’。

突然,叶适往地下一拜,说道:“天下衰败许久,圣主既出,适又怎敢藏拙,承蒙主公不弃,从此以后,适定当助主公实现富强家国之梦。”

见到叶适拜服,顾同的心也就完全的放松了下来。

他满脸欣喜的将也是从地上扶了起来,拍着叶适的肩膀说道:“自古圣主尚须贤臣辅,能够得先生相助,我就如鱼得水,如虎得翼了,哈哈,天下何愁不平?”

贤臣得于良主,为了一展胸中抱负,也是恨不得让顾同现在就进入临安城中取代赵宋王朝而代之,只是他也明白,此时尚且急不得。

为了尽快帮助顾同稳定天下大局,叶适就将自己的临安城中的力量全部说了出来,两相一合计,二人定下次日夜晚入城的计策之后,二人就分头行动。

回到城中,叶适将自己的几个弟子召集了过来,与之言明和顾同的密谋,和叶适一样,已经对于软弱的赵宋王朝死了心的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等人,纷纷表示支持。官任东城戍卫将军的徐照,更是表示将会在顾同进城的时候,予以方便。

得到了叶适及其弟子帮助,顾同胜算更大,当即也不迟疑,于次日傍晚,就挥动大军,往临安城中而去。

第443章 夺权(六)

夜色漆黑黑一片,夹着冬日里冰冷的寒风,吹动着夜空下的一切。行人,不见一个,倒是有几株历经风寒依旧倔强的不愿意褪去自己本色的柳树,在冰冷刺骨的寒风吹拂下,依旧挺拔的站立在巷口或者街道两旁。

热热闹闹的临安城,也挡不住这寒冷,当太阳才落到西山之下,守城的士兵就吵闹着关起了厚重的城门,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