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部分 (第1/4页)

嗫梢院桶姿�碌纳�颂教址鹄怼�

眼看着顾同这是明显和自己打哈哈,装糊涂,可是自己就是没有办法点破,窝了一肚子火的贡嘎坚赞,在看到从顾同这里着手没有成效之后,就连驿馆也不愿意回去了,直接就让顾同派人送他去白塔寺修行,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贡嘎坚赞现在恨不得立刻转身走人,离开凉州城,不过又担心自己一走,顾同对付起已经被*迷了心窍的吐蕃使团成员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无奈之下,贡嘎坚赞只好在白塔寺暂时住了下来。

尽管离开了凉州城,可是贡嘎坚赞却还是没有放弃劝说其他吐蕃使团成员,但是就在他劝说的同时,顾同也施展糖衣炮弹,不断向吐蕃各部首领和贵族抛出橄榄枝,总之,要女人,给女人,要银子,给银子,要豪宅,给豪宅‘‘‘‘在顾同这样大方的手段之下,很快,吐蕃使团成员就丢盔弃甲,难以抵抗,最终都喜笑颜开的将顾同的美意全部收了下来。

不过拿人手段,吃人嘴软,在接受了顾同这么多的馈赠之后,就算是一头猪,也都能明白顾同这些手段的背后肯定还有其他的意思,作为部落首领或者贵族成员,这些人的智商比起猪来还是要强一些,他们大概也都明白顾同拉拢的意味,不过在见识过神武军、神机营的强大武力之后,这些吐蕃使团成员也都意识到,纵然自己反对,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吐蕃军队完全和大元军队不在一个档次上,想到当初势力强大的青吐蕃已经灭亡的悲惨过往,纵然是为了自己的部落考虑,吐蕃使团成员也都在心中默默的对大元、对顾同生出了臣服之心。而这也正是顾同希望看到的,一个臣服大元的吐蕃,一个属于朝廷的吐蕃,一个行省一样存在的吐蕃,这才是对朝廷最有利的吐蕃。

‘‘‘‘‘‘‘

水落石出终有时,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暗中尽量和博弈之后,于建元三年五月初一,大元皇帝顾同与吐蕃高僧萨迦班智达在凉州白塔寺签订《凉州盟约》,盟约中写道:自盟约签订之日起,吐蕃权归大元朝廷,朝廷设宣政院管辖吐蕃,凡吐蕃政教领袖选任,皆须大元皇帝和朝廷同意,朝廷可在吐蕃各处要道设立卫所,以保护商道,一旦吐蕃遭遇攻击,朝廷有权出兵防御,吐蕃各部,不得同大元敌人联盟、勾结,一旦发现,当即由吐蕃政教领袖同朝廷出兵平叛,其他各部,亦有责任一道出兵‘‘‘‘‘‘

盟约即成,当即散发天下,大元境内,百姓无不拍手相贺,吐蕃境内也一样,在得知终于不用和大元朝廷为敌,反而能够受到大元朝廷的保护的时候,吐蕃各部百姓,更是喜极而泣。

有人欢喜有人忧,当《凉州盟约》签署的消息传到铁木真耳中的时候,正在为错失爱将速不台伤心的他,又被气的昏厥了过去,等到郎中将他救醒,铁木真起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加速攻打西辽,一定要在大元反应过来之前,拿下西辽,形成一个巨大的战略纵深,从而为将来的大决战奠定基础。

《凉州盟约》的意义,自然不仅仅是加速了蒙元之间的大决战的到来,同样,对于大元来说,吐蕃在这份盟约之后,也终于成为了帝国版图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对于顾同本人来说,在继承了大元这个国号之后,他的武勋和荣誉,也在随着吐蕃的臣服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但是顾同知道,所谓的盟约,不过是一时的利益交换,想要吐蕃真正臣服,尚需经营。

第614章 第六百灵四章 祁连,决胜之望(上)

四月底的白塔寺,一片热闹喧哗,前来进香礼佛的信徒,快要将白塔寺的门槛都要踏破,不为其他,只为贡嘎坚赞驻锡此处,宣讲佛理,对于这位给吐蕃、大元带来和平的圣僧,不管是信仰藏传佛教的信徒还是周遭平民百姓,都怀着虔诚的心,希望可以礼拜礼拜。

毕竟汉蕃交好,对于生活在两族交接地域的百姓来说,就是最大的幸运和福祉。凉州地区,承载了太多的战争,生活在这里的百姓,莫不希望和平,当然,不仅仅是凉州百姓,于吐蕃民众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绕过白塔寺吵嚷的前院,顾同只带着丘处机只身拜访贡嘎坚赞,此次,顾同只是以个人身份前来,是以也没有惊动百姓和寺院里面的和尚,当顾同出现在贡嘎坚赞的禅房中的时候,贡嘎坚赞当即就一脸的惊讶,他十分不解,和谈已经结束,顾同怎么还会前来找他。在贡嘎坚赞看来,自己的意义就是代表吐蕃各部在顾同写好的盟约上签字,现在字已经签了,贡嘎坚赞自然觉得顾同没有见他的必要。

贡嘎坚赞的脸色,将他的心意明明白白的都告诉给了顾同,面对沉默和尴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